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

ID:44280923

大小:82.94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20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_第1页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_第2页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_第3页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_第4页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苟东锋摘要:正名作为孔子首倡的一种学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在古代,孔子正名说不仅揭开了先秦诸子名辩思潮的序幕,还被铸造为一种名教的形式而渗透于儒家中国的方方面面。近代以来,通过中西思想之间的格义,正名思想又成为人们重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一座桥梁。有鉴于此,全面反省和重新诠释孔子的正名说,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于此首先做一个文献梳理的工作,通过梳理古代经学视野下以及现代各种思潮背景下的孔子正名思想诠释史,我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向:只有尊重儒家名学特有的内涵,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孔子正名思想的真义。关键词:孔子

2、、正名、名学、述评据《史记•孔了世家》记载,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鲁哀公六年),时年六十三岁的孔子最后一次來到了卫国,这时孔子的弟子多仕于卫,卫君也有让孔子为政的意思。于是子路就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答曰:“必也正名乎!”子路对这个回答好像不以为然,他反驳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看子路是这个反应也很生气,马上厉声道:“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他很严肃地对这个正名说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

3、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段戏剧性的对话也见载于《论语•子路》,2由于孔了对正名的解说立论严密而涵义深刻,论者都将正名说看作孔了的重要思想之一,但正名的真义究竞为何?学者们却言人人殊,两千多年之间,聚讼不已。人体而言,古今学者之间对于正名思想的关注点和旨趣有较人不同,要了解今人对于正名思想的研究首先需要厘清古人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1按,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其明年,吴与鲁会缙,徵百牢。太宰昶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

4、,又据《左传•哀公七年》“夏,公会吴于缙。吴来徵百牢”,可以斷定这段话具体发生于公元前488年,即鲁哀公七年。但朱熹却说,“是时鲁哀公十年,孔子自楚反乎卫”(四书章句集注),朱子此说,可能本自《史记•十二诸侯列表》:鲁哀公十年“孔子自陈”返卫。但是正如黄式三所说:“(世家)与注所言年数不合,据十二诸侯年表,又与注自楚不合。狄惺庵作《孔子编年》云:'哀公六年归鲁,十年自鲁入卫。'”(《论语后案》)可见,今本《史记》记栽本身就有矛盾,所以也引起了学者的争论。今姑且从《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2按,《论语》的记载与《史记》稍异。比较重要的

5、一个差异是《论语》中“君子名之必也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史记》作:“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第一节古代中国与经学传统下的孔子正名孔子殁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这段正名说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H前文献来看,七十子Z徒没有直接谈到这个问题,《孟子》中不见引用,《苟子》中也未见提及。因此,有人怀疑《论语》和《史记》中这段正名说可能是后掺入的。按,主要是一些国外学者,如津田左右吉认为:“《论语•子路》说'必也正名乎',这果真是孔子说的话吗?令人怀疑。”武内义雄也持类似看法。参见:曹峰•孔子“正名”新考[)]•文史哲,2009(02

6、).此外,阿瑟•魏莱和H•G•克里尔也认为孔子的“正名”概念应该归于后人,尤其是法家,说孔子有“正名”观念是个时代错误,因为其“与孔子的学说并不相容”。参见: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07-208.'崔述•考信录[M].清嘉庆二十二年道光二年四年陈履和递刻本,丰镐考信别录卷一.这就涉及《论语》的结集成书问题,对此,宋代以前的学者一般都认为《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结集而成的,成书时间距孔子去lit不久。清代以后才开始有人提出《论语》中部分内容有后掺入的痕迹,°又有

7、人认为《论语》的结集时间可能晚至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景、武之际。朱维铮•论语结集腔说[J].孔子研究,1986年创刊号.郭沂.《论语》•《论语》类文献•孔子史料[A].见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33-369.梁涛.《论语》的结集与早期儒学的价值观[EB/OL].“简帛研究网”,2002.11.20.单承彬.《论语》源流考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2-45.近来已有学者根据新出土文献对《论语》后出说进行了有力反驳。&目前来看,与今本《论语》相当的《论语》结集本可能很早就出现

8、了,时间当在子思到孟子Z间。至于为什么众多先秦典籍特別是儒家文献很少直接称引孔子正名说,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后来意义上的经学传统。先秦各家的学术都注重个人创发,对前人学说的继承也主要是把握其一以贯之之道,儒家内部的发展也是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