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72627
大小:74.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皖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屮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2012年岀版)。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脫部疼痛。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脫部胀满、痞闷、暧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屮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及《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014,京都)》。慢性胃
2、炎常见上腹部疼痛,早饱,食欲下降,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测。(1)内镜诊断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岀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口相间、以口为主、黏膜皱裳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2)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
3、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li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二)证候诊断1・肝胃气滞证:胃胶胀痛,或伴胀满不适,暧气频作,胁肋胀痛,胸闷不舒,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舌苔薄口,脉弦。2•肝胃郁热证:胃朕灼痛或饥嘈不适,嘈杂反酸,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3•脾胃湿热证:胃胶闷痫或痞满,食少纳呆,恶心欲呕,口干口
4、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4•脾胃气虚证:胃脫隐痛或胀满,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食少,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澹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口,脉沉弱。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纳呆食少,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澹薄。舌淡苔口,脉虚弱。6•胃阴不足证:胃脫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7•瘀阻胃络证:胃月完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面色暗滞,或有黑便。舌质喑红或有瘀点、瘀斑,
5、脉弦涩。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胃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1)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香附、枳壳、口芍、陈皮、川茸、佛手、百合、乌药、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针刺治疗①体针(包括皮内针)选穴:中脫、内关、合谷、太冲、期门等。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1日1次,7次一疗程;或用皮内针,每次埋针1〜3天,每隔2〜3小时按压一次,起针后间隔1口后可以复用。②耳针(包括皮内针)选穴:交感、神门、肝、胃等。操作:每次选3〜4穴,轻刺激。或用撷针皮内埋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每次保留1〜3天,每隔2〜3小时按压一次,间隔
6、1日后可以复用。(3)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进食易消化食物。多选用具有疏肝理气的食物或饮品,如萝卜、莲藕、百合、佛手等,可用玫瑰花、代代花代茶饮。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遏气机的食物。1.肝胃郁热证治法:疏肝清热(1)推荐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柴胡、赤芍、青皮、陈皮、龙胆草、黄连、吴茱萸、乌贼骨、浙贝母、丹皮、梔子、廿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针刺治疗①体针(包括皮内针)选穴:屮皖、内关、合谷、曲池、太冲、期门、阳陵泉等。操作:毫针刺,用泻法,1日1次,7次一疗程;或用皮内针,每次埋针1〜3天,每隔2〜3小时按压一次,起
7、针后间隔1日后可以复用。②耳针(包括皮内针)选穴:交感、神门、肝、胃等。操作:每次选3〜4穴,轻刺激。或用擞针皮内埋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每次保留1〜3天,每隔2〜3小时按压一次,间隔1口后可以复用。(3)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用具有疏肝理气,清火泄热的食物或饮品,如苦瓜、萝卜、莲藕、百合、佛手等,可用玫瑰花、莲子心等代茶饮。少食辛辣炙博之物。2.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1)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苓、滑石、大腹皮、口蔻仁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针刺治疗①体针(包括皮内
8、针)选穴:中脫、合谷、曲池、天枢、丰隆等。操作:毫针刺,用泻法,1口1次,7次一疗程;或用皮内针,每次埋针1〜3天,每隔2〜3小时按压一次,起针后间隔1日后可以复用。②耳针(包括皮内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胃等。操作:每次选3〜4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