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研究综述

福克纳研究综述

ID:44270293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福克纳研究综述_第1页
福克纳研究综述_第2页
福克纳研究综述_第3页
福克纳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福克纳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廖白玲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具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从70年代末以来逐渐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近期更掀起一阵“福学”热潮。本文试图探讨福克纳作品及相关资料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福克纳研究的特点,并就现阶段的不足之处提出商榷。关键词: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以其悲壮恢宏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向人们展现了处在新旧更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沉重的历史画卷。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新颖的艺术风格,国外研究者们对他的兴趣长盛不衰

2、。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迅速升温,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历年来福克纳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无疑能够促使福克纳研究走向深入。一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我国对福克纳的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1936年翻译界的老前辈赵家璧先生在一本中国早期研究美国现代小说的专著里,以单独的一章评介了福克纳;另有30年代《现代杂志》刊发的短篇《伊莱》,及50年代《译文杂志》登载的《胜利》和《拖死狗》;此外袁可嘉在其1964年所撰写的《美英意识流小说述评》一文中也论及了福克纳和他的作品。然总体而言,此间中国对福克纳

3、的译介可谓凤毛麟角。直到70年代末福克纳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才真正在我国展开。1979年《文艺报》发表了李文俊撰写的论文“从海洋到闪烁的海洋一一战后的美国文学”。该文对福克纳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使这位“留恋已逝的历史…在艺术上刻意求工,尝试各种表现方式”[1]的美国现代主义经典作家再次走进国人尘封的记忆中。稍后袁可嘉在“略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一文中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说明现代派文学在章法结构上具有变化突兀或多层次的特点。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也于70年代末由《外国文艺》介绍到中国。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4、社推出了由李文俊编选的《福克纳评论集》,该文集收入了国外著名学者对福克纳的研究性论文,以及福克纳自己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国内第一本以福克纳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它的问世是福克纳研究在我国起步的重要标志。80年代我国对福克纳作品的译介情况如下:1984年10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李文俊翻译的《喧哗与骚动》;次年7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推出了《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及至1988年5月,《世界文学》为福克纳编写专辑,其中收入了李文俊翻译的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福克纳作品的文体风格以晦涩、朦胧、冗长著称,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

5、、《我弥留之际》中所使用的意识流、内心独白等现代派创作手法更为翻译增添了一层难度,李文俊先生的译作既保留了原文的神韵和风貌,又兼顾了国内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可谓字字珠巩。除作品外,这一时期我国还译介了一些有关福克纳的评论文章。例如由美国的沙贝尔撰写、张增武等翻译的“《弥留之际》的思维和语言”和艾•泰特著、启温译的“威廉•福克纳,1897-1962”等。这些作品和评论的初步译介无疑为我国早期的福克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福克纳研究在我国起步以来便受到了重视,80年代国内报刊发表了福克纳研究方面的论文20余篇。这些文章反映出福克纳研究在

6、我国发展初期的种种特点:第一,绝大部分评论家都将目光集中在《喧哗与骚动》这部福克纳的代表作上,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等方面阐发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其中不乏精彩独到的论述。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刊发的江海林的“试析《喧哗与骚动》的小说技巧”一文以意识流手法、叙述角度、结构、时间为着眼点,论述了福克纳对小说创作技巧的苦苦探索,认为《喧哗与骚动》不同于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作品,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混合体。第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颇有价值的文章。例如,程光炜和王丽丽的“沈从文与福克90纳创作视角比较”,以敏锐的眼

7、光对沈从文与福克纳的创作基地湘西和约克纳帕塌法县进行对比,揭示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展现的“淳厚的乡村生活与近代文明的强烈对照”[2],以及他们“对日常生活背后普通人命运的关心”[2]。又如韩海燕在“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作品中的年轻女性”一文中将《萨特奧里斯》中的那西霞、《喧哗与骚动》中的凯蒂分别与宝钗、黛玉进行了比较,指出《喧哗与骚动》与《红楼梦》的共同主题是大家族的没落,其观点之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第三,这段时期的某些评论文章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以1980年的“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绿头巾想到的”一文为例,作者在介绍了西

8、方的批评家怎样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爱米丽的“恋父情结”后,便用马列主义的文艺批评方法对精神分析法进行批判,指出爱米丽的悲剧实质在于她是没落的南方旧制度的象征和牺牲品。尽管作者的文艺观在一定程度上稍失偏颇,但其关于爱米丽悲剧实质的论述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