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58767
大小:22.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文明傢庭標兵事跡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明傢庭標兵事跡材料文明傢庭標兵事跡材料湘江河畔的栗江鎮白洲村,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大村,人們群衆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可有一位中年婦女,靠自已勤勞的雙手,打開瞭幸福之門,引領著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受到群眾的普遍贊譽,她就是年近53歲的xx村婦女主任xxxo她的傢庭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傢庭,多年來,在陽秋菊的努力下,她傢夫妻和睦、尊老愛幼、鄰裡團結、熱心公益,是遠近聞名的五好文明傢庭。一、工作中勇挑重擔,樂為群衆排憂解難二、帶頭學科學用科學,帶領村民勤勞致富xx鎮是個農業生產大鎮,歷來以生產水稻為主。80年代初剛分田到戶時,誰也不敢試種水稻新品種雲天二0二,xxx成瞭第一個試種戶,當時
2、受到瞭村民的不少非義,可她堅信農技人員的科技推廣,就這樣,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稻畝平單產增加80公斤,當年自傢的吃糧問題基本解決。群眾紛紛奔走相告,一時間,該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後來她又試種瞭地膜蔬菜,極大地提高瞭蔬菜產量,自傢種的菜不但吃不完,還可以拿到街上來賣,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變好瞭,陽秋菊將剛嫁來時的二間低矮土磚房換成瞭紅磚房。她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雖然生活好瞭,可還在不斷的番起。90年代以後,陽秋菊結合栗江鎮的自然、氣侯條件,再加上自己對市場的瞭解,認為發展水果種植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動員全村老百姓上山開荒種植板栗、柑桔等名優水果,創辦瞭栗江鎮幹果場,
3、目前幹果場每年可為村民創收近萬元。在農村,到瞭冬季農閑時候,留守婦女們大都沒什麼事做,2004年湘繡落戶栗江鎮,於是陽秋菊同志就主動與栗江繡品站聯系,領取繡品再發給村裡的留守婦女,然後她再把村民的刺繡品收購來交到繡品站,為農村婦女們尋找瞭一條增收致富之路。三、傢庭和睦,尊老愛幼xxx從80年代初和丈夫結婚至今,從沒有和丈夫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夫妻兩相互支持。XXX對老小更是體貼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搶著做傢務,在婆婆心裡她是一位孝順的好媳婦,丈夫在傢中則搶挑重擔,任勞任怨。XXX的婆婆盡管有兩個兒子,但婆婆多年來一直跟XX過。2003年婆婆患瞭膽結石,到衡陽動手術
4、,xxx主動承擔瞭陪護、照料任務,在醫院一住就是十多天。婆婆出院後,還把婆婆接到自己房裡,抱上抱下,遞飯送水,使婆婆很快恢復瞭健康。陽秋菊丈夫兄弟二人,由於長兄較陽秋菊丈夫年長許多,長兄似父,這些年兄弟倆從未發生過口角,傢裡有事互相商量,多年來一直沒有分傢。平時侄兒侄媳在外打工,春節回來後都在陽秋菊傢過個團年,使婆婆享受瞭天倫之樂,兄弟姑媲們高興,子女們在一起過得開心,對長輩也很尊敬。四、真情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陽秋菊和鄰居們也相處得十分和諧,受到瞭鄰居們的尊敬和信任。一次,她傢兩個鄰居之間不知為何發生爭吵,XXX立即跑去勸解,拉著一方到自己傢坐著勸
5、說,然後又把另一方叫來勸解,最後兩人終於消氣和解,象這樣化解村民矛盾的事對XXX更是舉不勝舉。本組80多歲的熊慶貴老婆婆,由於沒有兒子,四個女兒都全部嫁到外地,近十來年的生活起居都是陽秋菊負責照料。熊慶貴老婆婆逢人就講,陽秋菊真是比我親閨女還親呀。xxx不但善待鄰裡,還樂於助人。村裡誰傢有困難,隻要跟她說一聲,她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最多的時候一次借給別人一萬多元,她還經常從自傢拿米拿糧送給村裡的孤寡老人。在她的影響下,侄兒、侄女、兒子們十分懂事,現在全在外工作,有好幾人還是國傢幹部。他們對長輩都十分尊敬,他們的親傢母一提起女婿、媳婦都說是XXX教導有方,比親兒子、親閨女
6、還孝順。XXX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栗江鎮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婦女發傢致富帶瞭頭,用自己樸素的言行影響瞭許多人,使我們這個社會到處充滿瞭親情、友情和關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