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与创新

浅谈科学与创新

ID:44256251

大小:28.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科学与创新_第1页
浅谈科学与创新_第2页
浅谈科学与创新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科学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科学与创新摘要:为了深入理解科学的定义、创新的内涵以及科学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钱学森之问”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此外,本文还从中国科技发展的角度、当今的中国梦方面进行了深入解剖。该文章以丰富的内容论述了科学与创新的关系,说明了创新对于科学的重要意义,并且最终升华到了中国梦的实现上。关键词:科学;创新;钱学森;中国梦1科学与创新的定义及关系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貌似不是什么难题,但是让我们真正给它下个定义却真的很难。不只是我们,就连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白从蒸汽机出现以后,科学更多的是指白然科学,

2、指人类在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规律和知识。这不只是是在西方,就是在东方,在H本,在中国,也都是同样的看法。然而,我们对科学的理解也太片而了。在古代,当科学技术很低的时候,科学更多的是指人们在哲学方面的造诣,在思想方面的见解。因此,屮国古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领域的盛况,在欧洲,也出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因此,科学应该更多的指人类在各领域的知识、发现与创造。什么是创新?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一些了。作为中国和平时代出生成长起來的一代人,我们从小就受到了创新思维的熏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蜩的动力。”这些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话语。尽管如

3、此,创新的重要性仍然不町忽视。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全血追赶世界发展的步伐,几代中国人就是靠着创新,靠着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创新来发展中国自己的科技。如果我们年轻人期盼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我们必须拥有创新思维,必须不断的创新。科学技术和创新都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乂如何呢,我们从不同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2钱学森经历及给我们的启示钱学森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科学家,他在科学领域的造诣让很多人仰望。然而,他在面对中国教育的时候,回对中国未來的时候,他却一次次的提到了创新。因为他自己相信,他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创新,是创新,才让他在科学

4、领域里不断前行,最终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O谈起“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人们总联想起“钱学森之问S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岀人才?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国内各界举行了各种纪念钱学森百年涎辰的活动,''钱学森之问"仍然是公众的焦点。“钱学森之问'‘的提出,与钱老一生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注是分不开的。1955年1()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国冋到新中国的怀抱。回国仅一个月,钱学森就來到位丁•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视察;1958年,钱学森参•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钱学森更是作为总设计师,全而主持设计工作,在长沙工学院基础上组建

5、国防科技大学。作为普通民众,以前我们对钱学森的了解一般仅停留在钱老在“两弹一星''中的突出贡献上;对于“钱学森之问”,也许也只是了解个人概。《钱学森创新教育的伟人实践》一书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钱学森亲身投入创新教育的实践过程。书中有丰富的照片、原始书信等第一手史实资料,而且有大量在改建国防科技大学过程中发生的轶事趣闻,使得该书读起来有味、不枯燥;书中还记载了钱学森在改建国防科技大学的前前后后提出的一系列先进创新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对教育领域,尤其是髙等学校办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钱学森的一生经历波澜壮阔,科学思想博

6、大精深,教育理念高瞻远瞩。钱学森改建国防科技大学的过程,也是其创新教育思想的伟人实践过程;“钱学森创新教育思想”更是解答“钱学森之问”的一把電要钥匙。3中国科技发展及中国梦如今,我们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当代每个屮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科学技术作为笫一牛产力的重要作用将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将会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并终将加速中国梦的实现。19壯纪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密尔曾深刻指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杲。”只有锲而不舍推述科技创新,才

7、能不断为我国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把我们国家打造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如果我们冋过头来分析17【比纪以來的世界历史,有两个因素对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是微观因索,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发育和专业化分工的演进,通过市场法则引导资源配置,使科技与经济实现深度结合,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二是宏观因素,也就是理念的确立和制度的保障,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建立有利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在门屮国,这两人因素都极度匮乏。回顾历史,我不rh得想起,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仁人志士们就发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