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56007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如何撰写领导讲话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撰写领导讲话材料领导讲话的撰写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比较广泛的课题,这里我仅此就撰写领导讲话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撰写前的准备工作(一)弄清会议背景。会议背景即开什么会,为什么要开会,是针对某一阶段某项工作存在问题而开,还是常规的一年一度的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等等,弄清会议背景有利于很好地把握讲话主题,否则,讲话材料会出现偏题、离题,把握不住重点等情况。(二)弄清讲话性质。讲话性质,即是总结性讲话,还是工作部署讲话,是会议的主体讲话,还是辅助性讲话等等。(三)弄清讲话的对象。即对什么人讲的问题,是对县乡领导干部讲,还是县、乡镇、村干部
2、都有,是否有群众参加。弄清讲话对象有利于掌握听众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水平。很好地把握讲话材料的详略。如果仅对县乡(镇)领导干部讲,则在传达贯彻某些政策时可以粗略一些,如果有村级干部参加,则应翔实、具体一些,如果还有普通群众参加,则应更细致,在语气和详略上要娓娓道来,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把政策的原委明明确确地解释清楚。如材料提及“退耕还林政策”,在县乡镇领导干部中,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什么政策,涉及些什么内容,要是有村级干部参加,则需把具体内容,如何组织兑现等等表述清楚。(四)情况收集。情况收集包括平时的积累和撰写时的临时收集。平时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秘
3、书人员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要做好平时收集就是要做到耳勤、手勤、脑勤,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要多调查研究,要多听、多看、多记,勤于思考分析,把问题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系统的、理论化的东西。只有善于平时的积累,才能在撰写时成竹在胸、运筹帷幄。撰写时的临时收集,一方面要吃透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县情要如何贯彻;另一方面要摸准下情,包括县情、乡镇、村情、民情,如果摸不准实情,只是闭门造车,任是写得天花累缀,也不能达到讲话的目的,那只会是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不能解决问题和指导工作的一纸空文。二、领导讲话的特点和撰写时应把握的几个环节领导讲话是一种
4、集时效性、政治性、指导性、理论性为一体的文种。它不是抒情散文,也不同于普通的议论文;它既讲求理论的深度,又讲求创作的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生命力在于秘书人员不断地创新;其特点决定了领导讲话有很高的要求。(一)领导讲话的特点1.时效性。领导讲话是针对某一时段内的某项工作而讲,它只是在某一时段内发挥效用。1.政治性。领导讲话主要任务离不开传达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材料的撰写具有很明确的政治意图和政治目的,是为执政党的各项活动服务的,总的要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活动,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5、服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3•指导性。领导讲话无论是总结性讲话还是工作部署讲话都是为指导全县工作而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4•理论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要为指导实践服务。领导讲话要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又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二)撰写领导讲话应把握的几个环节1•提纲的撰写按照领导讲话撰写的标准程序,在做好各项写作准备工作以后,第一个环节就进入了提纲的撰写。撰写提纲要重点把握好以下问题,一是谋篇布局要得当,即哪一部分该写什么,重点要写什么,逻辑是否合理;二是重点是否突出;三是该讲的问题是否讲清楚。提纲写得好,整篇材料可以说是完成了_半。2.主题要鲜明
6、领导讲话切忌面面俱到,宜主题集中。讲话材料要始终围绕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会议就重点讲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讲如何解决什么问题。如三级干部会、政府全会等规模较大的全面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订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涉及面较广,内容可以多一些,但主题仍必须集中,就是围绕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就只需讲企业改革,财税工作会议就重点讲如何培植财源,如何抓财税收入,如何增收节支的问题,切忌一会多议、面面俱到、冲谈主题的写法。1.字、词、句的运用字、词、句通顺、流畅、朗朗上口这是基本要求,但更要在实、新、精上作文章。(1)实。就是要切合实
7、际,具有针对性。否则,如果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语言再动听,也只是瞎说,没有指导性,字、词要尽可能的准确、贴切、生动。如"县外客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执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中的“执行”用“享受”就更为贴切。(2)新。就是要有新意,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同时要兼顾让听众易于理解。(3)精。就是要求语言精练、得体、大方。可有可无的字、语、句坚决不要,可写可不写的坚决不写。如“大部分人员通过学习,增强了法律意识”。更为妥当的表述应为“通过学习,大部分人员增强了法制意识”等等。同时,要巧妙地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仗、排比能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达到强
8、调要求的目的。要善于运用单句、短句,少用复句,复句用多了听众难以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