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ID:44243107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_第1页
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_第2页
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幼教论文:浅谈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今年我带的大班有十名不够龄的幼儿,他们在动作发展方面,知识认知方面就会比够龄的孩子相对弱一点。在《指南》中也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以前我们

2、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只追求追求材料的丰富性,忽视了材料的适宜性与挑战性。比如:科学区,教师投放的材料有关于磁铁的、有关于电的(电筒、电子积木)、有关于水的(量杯等)、有关于空气的(气球、蜡烛)、有关于镜子的(放大镜、万花筒等)等等。教师自认为材料够多了,也够丰富。事实上,这样的材料这样投放,只有表面的操作,完全没有体现其挑战性。案例:永琦来到科学区,拿起万花筒,这边照照那边望望,时不时发出“哇!真好看!”还不停用手旋转着万花筒。过了会儿,又去拿磁铁,用磁铁隔着纸板吸着小青蛙移动,这面吸不住换一面吸住了,一边玩一边说“小

3、青蛙来了,小青蛙来了!”看到同伴在玩积木,又放下磁铁……分析:从永琦不时的变换工作可以看出,并不是因为他不够专注、坚持性不够,而是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挑战性,看过、玩过也就失去了兴趣。类似的操作过程不知永琦一个。思考:第一,这些材料这样投放没什么操作的价值,如何使它具有挑战性而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二,需要把每方面的材料都同时投放吗?可不可以分阶段,每个阶段只围绕1-2个内容(以小主题的形式),如电、空气,并在此基础上投放与之相关的材料?追求材料的多样性,忽视了材料的层次性、系统性。很多教师是为创设区域而

4、创设区域,甚至是为迎合领导的检查,想着只要把柜子摆满,看上去很丰富就行了。于是,在学期初,教师们就急于把整个学期适用的材料都摆上了,如各国国旗、10以内加减、文字配对等等,却忽视了幼儿当下操作的阶段性与层次性为让幼儿能深入探究某个现象或某个事物,而不至于只停留在表面,我们也相应地分阶段创设小主题,如第一阶段可研究光与镜子或空气与风,下一阶段可以研究沉与浮等。并根据小主题,确定一个需要完成的终极目标。如以《光与镜子》为主题,结合科学小制作"万花筒”,在探究它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提供不同大小形状的镜子、小玩具、彩色透明纸、

5、白纸、彩色珠子等,以及可拆装的万花筒(装对的、装错的)。同时提供不同的记录表,如镜子中的棋子什么样(感知镜子成像特点)、数棋子、有趣的光斑(探究镜子不同的光斑变化)、有趣的万花筒(万花筒制作材料、原理)等。通过观察、记录、实验,最终使得幼儿成功完成某个科学小制作来显现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成就感。在区域活动进行时,教师可以发现并关注到个别幼儿的能力差异,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探索为幼儿学习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幼儿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提供适当与否就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6、需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以促使幼儿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动探索和学习中得以实现,同时为幼小衔接做充分的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