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34664
大小:12.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忆秦娥娄山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忆秦娥•娄山关》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A、教材内容: 《忆秦娥•娄山关》编排在语文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是教读课文, 居单元之首。这个单元的体裁诗歌,并且全是名家之作,作品风格迥异,学习本单元课文要 求学生在 反复的 诵读中,体会诗歌充沛的感情、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领悟诗歌中蕴 涵的深刻哲理。 B、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品味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词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词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读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精读掌
2、握课文内容和感悟词的意境,讨论 赏析重点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C、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词的意境,把握词的内容和感情。难点:赏析重点语句。 二、学情分析 九(1)班的学生基础较差,但有的学生学习较有积极性,但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有懒惰现象,所以知识掌握不牢固。有的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上课气氛不够活跃。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讲授法,探究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
3、始终,从读钟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讲授有关的文学常识,让学生探究词的意境。 学法: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合作感悟。这节课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为此,安排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讨论活动,之后交流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忆秦娥•娄山关》以及娄山关的图
4、片引入。 解释娄山关:看图。地势险要,在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关上有茅屋两间,石碑一座,上书“娄山关”三个大字。周围山峰如剑,直入云霄。中间是九曲回肠的公路。这种地势,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这样的雄关却没有阻止住红军的步伐。1932年1月和 2月红军两次从上面进行激战,胜利跨越。 2、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
5、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写作背景简介: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3、破题:“忆秦娥”是词牌名,相传始自李白《忆秦娥》词,词中
6、有“秦娥梦断秦娥月”语,抒写闺中少妇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为该词牌名所抒感情定下调子;“娄山关”是题目。这首词就是 1935年2月25日写的。(二)作品欣赏 1、示范朗诵,之后学生齐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2、赏析词的上阕 (1)请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翻译后小组讨论交流。 (2)概括上阕内容:描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3)赏析角度: A:行军的季节和时间:西风、雁鸣、白霜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色的景物集中起来,点出了行军的季节和时间。B:行军的自然环境:西风、雁鸣、白霜、淡月--------清寂苍凉
7、请学生把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色的景物用描述性的语言连缀起来,要能体现凛肃、静冷的气氛。C:红军出征的情形:马蹄声、军号声------刚劲悲壮 请学生品味“碎”“咽”二字的表达效果。“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 “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临严酷战情、在此一举的的庄严肃穆气氛。 3、赏析词的下阕 (1)朗读词的下阕。请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翻译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2)概括下阕的内容:写攻占娄山关的胜利和胜利时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8、 (3)赏析角度: A:揣摩中心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蕴,品读领悟。 大意:不要说这雄伟险要的娄山类真像铁一般地难以攻破,如今红军迈开脚步重新越过。写娄山关之险要,是为了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B:讨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艺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