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和防治1

环境污染和防治1

ID:44213177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环境污染和防治1_第1页
环境污染和防治1_第2页
环境污染和防治1_第3页
环境污染和防治1_第4页
环境污染和防治1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和防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水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的组成及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动植物的生存条件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损害、人类的牛活和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简答1•土壤污染物都有哪些?(1)有机物质,包括化学农药、除草剂、以及工业有机废物(2)重金属污染物(3)放射性物质(4)化学肥料(5)病原微生物(附着于土壤胶体)2•土壤污染危害的特点?(1)隐蔽性:指土壤对污染物的富积作用。(2)难排性:土壤污染物一旦造成土壤污染很难排除。(3)生物表现性:土壤受到污染后通过植物表现其危害。3•土壤污染的

2、修复技术?(1)物理方法(工程措施);(2)物理化学修复:电动修复、电热修复、土壤淋洗;(3)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4)化学修复:石灰、沸石、碳酸钙、磷酸盐、硅酸盐等改良剂,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拮抗或沉淀作用,降低其生物有效性;(5)农业生态修复:农艺修复;生态修复。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总固体(TS):乂称蒸发总残留物,是在规定条件下,水样蒸发烘干至恒重时残留的物质。它为水屮溶解性和悬浮性固体的总和。2.总悬浮固体(S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过滤后在103・105°C烘干至恒重的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

3、、黏土、微生物等。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3.挥发性悬浮固体和非挥发性悬浮固体:将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S)o4.生化需氧量(BOD):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C,5d)o5.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氧量(02)(mg/L)o6•总有机碳(TOC):在950°C高温下,以钳作为催化剂,使水样气化燃烧,然后测定气体屮的C0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屮碳元素总量。7

4、.总需氧量(TOD):在900~950°C高温下,将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包括难分解的有机物及部分无机还原物质),燃烧氧化成稳定的氧化物后,测量载气中氧的减少:S,称为总需氧量(TOD)。&水体自净:水体在流动中或随时间推移,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得到自然讲解,使水体回复原有质量状态的过程。9.氧垂曲线:在河流收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额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为氧垂曲线。二、简答1•天然水体中

5、杂质之类型按尺寸大小分一一悬浮物、胶体颗粒、溶解物2•水质指标?(1)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TS(a溶解物质;b悬浮固体物质TSS:挥发性固体VSS、固定性固体FSS)。(2)指标:BOD、COD、TOC、TOD、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植物营养元素、pH、重金属、无机非金属毒有害物。(3)生物性指标:来源及危害、细菌总数、大肠菌数。3•氧垂曲线,作用?(1)定义:在河流收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额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

6、氧下降曲线,称为氧垂曲线。(2)作用:了解废水排放后河流控制断水面水质的变化确定废水屮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量及处理程度。4•污水生化性的判别方法?(1)BOD/CODM0.4可生化性较好,适合于用生化处理方法。(2)BOD/COD=0.3-0.4可生化性一般,可以用生化处理方法。(3)BOD/COD=0.2-0.3可生化性较差,需驯化后用生化处理方法。(4)BOD/COD三0.2可生化性很差,不适合于用生化处理方法。三、计算某污水水样100mL置于质量为46.4718g的古氏圮堺屮过滤,在105°C烘干后称重为46.5036g,然后再将此竭

7、置于600匸下灼烧,最后称重为46.4848g:另取同一水样100mL置于质量为67.9264g的蒸发皿中,在105°C蒸干后称重为68.0138,试计算该水样的总固体(TS),总悬浮固体(TSS),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和非挥发性悬浮固体(FSS)o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处理污水顺序:调节池、格栅和筛网、沉淀、气浮、过滤。2.化学混凝法:向水中投加药剂(混凝剂),使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沉速较大的颗粒而去除的方法。对彖:水和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杂质。3.絮凝剂/混凝剂:能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沉淀的物质。

8、4.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的中心是胶核,其表血选择性地吸附了一层带有同号电荷的离子形成电位离子层,电位离子吸附了大量的异号离子,形成反离子层。“双电层(吸附层)”:电位离子层+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