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

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

ID:44212391

大小:18.4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19

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_第1页
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论述题)“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深入挖掘和领悟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首先,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是客观存在实际情况,并且其中有着固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又是可以去求,即去研究的。可见,“实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毛泽东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角度加以诠释,这一诠释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坚持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其次,实事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事

2、”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这里的一切,当然首先包含了自然观上的物质,只不过毛泽东主要是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强调物质的。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这里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从这些实际情况中引出的规律性,又可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正如他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总之,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诠释,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内涵。2.实

3、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内涵。实事求是不仅具有深刻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内涵,而且具有深刻、丰富的唯物辨证法内涵,首先,“实事”和“是”的矛盾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物质;“是”则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是意识。“是”虽然为“实事”所固有,但必须去求、去认识,必须通过观念把握和抽象思维才能得到,而且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所以,“是”与“实事”是相对立的,这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不能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是”为实事所固有,是“实事”的派生和表现;而求得的“是”可以成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可以变成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这正

4、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因此,实事和“是”又在行动即实践中统一起来。其次,“实事”和“是”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现象;而“是”隐藏在“实事”中,是有待于人们去求、去认识和发现的本质。了解了“实事”只是解决了现象问题,还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是的层面。“实事”和“是”又是统一的:“是”包含于“实事”中,通过“实事”表现出来;在“实事”中求“是”是可能和必须的。“实事”和“是”的对立统一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第三,求是就是探求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全面研究实事,力戒孤立和片

5、面,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毛泽东提出的四个内外的要求,实质上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地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研究实事,全面把握事物各方面的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是”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深藏于实事之中,单靠感性直观难以把握,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可见,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着力于求是,求是的过程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如果割

6、裂二者的关系,就会走向实事求是的反面主观主义。3.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起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它隐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基本原理。首先,“实事”作为“求是”的材料、认识的起点,不是僵死的,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实践的结果和正在进行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实事”是认识的起点和来源。其次,认识的直接任务是求是,即求得实事中的规律。再次,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求得的“是”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里的行动,是新的起点上的实践,而正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才去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可

7、见,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任务和目的,而且是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诠释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本质。其二,实事求是隐含了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两次飞跃和认识辩证过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首先,实事是感性认识阶段,求是是理性认识阶段。其次,由“实事”到“是”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是到行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第三,以实事这个实践的结果和正在进行的实践为基础,引出其中固有的规律性,即求得“是”,然后将其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再进行新的实践,这是一个完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