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04132
大小:147.3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19
《【详解】广东省肇庆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考政治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2016年以来,我国PPI降幅持续收窄,9月份实现4年半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对于PPI持续回升的态势,以下推断正确的是()①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压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②释放经济回暖信号,对提振投资动力具有重要作用③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④反映出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积极效应。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
2、④2.某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一套能同时服务于当地农业牛产、市民牛活和政府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贯穿了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采摘收割、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①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③改善了生产和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是双赢的选择④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6年9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在讲话屮,习主席提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投
3、资口由化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口市化便利化①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②维护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③有利于发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主导作用④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于2016年11月27日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的重大宣示、庄严承诺。党和国家重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①说明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木属性②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
4、发展的持久动力①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②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在营改增Z后,当前消费税已经迎来改革的窗口期,以纳税范围、征收环节、税率为核心的调整有望加速推进。近日有消息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高档消费品以及高档服务将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该项改革旨在①引导消费方向,促进合理消费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环境保护④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
5、以刑罚。”(《史记•礼书》)在中国,规矩是人生智慧,是道德传统,更是公序良俗。今天对于党员而言,讲干部规矩、守纪律就是要①把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作为口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把内化于心的规矩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党的优良传统③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吋刻牢记这一-根本政治规矩④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彖,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西
6、藏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西藏精准扶贫()①有利于消除各民族经济生活的差异②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贯彻了共享理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2016年3月160,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其立法过程堪称屮国开门立法的典范。《慈善法(草案)》的酝酿起草过程屮,全国人大多次召开研讨会,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邀请多方参与,得到民间的积极回应。《慈善法》开门立法旨在()A.拓宽社会公
7、众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B.增强社会公众在决策过程屮的话语权,形成现代慈善共识C.弥补我国慈善领域基本法的空白,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D.提高我国慈善立法的科学性,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哲学角度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②“二十四节气”是劳动
8、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③“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④“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白然的具体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下列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归宿B.追求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认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