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90855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教研级长发言材料:教研组长的三重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研级长发言材料:教研组长的三重境界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间词话》屮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曲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有登高槊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口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而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惊喜。仔细想想我做教研组长的二十多年不也经过了王国维所说的这三重境界吗?所以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就是《教研组长的三重境界》。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
2、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记得九二年刚和韩老师认识,是在韩老师有次带儿位老师來我们学校听项国庆老师的课。那时低段一二年级是语文•思品合在一本教材中,称为合科教学,高段是思想品徳课,我记得那时项老师上的是《别说我小》,因为在我们学校开课,又因为项老师在上这课之前我曾和她一起讨论怎么设计教案、怎么处理环节(那时还没有磨课这个新词),所以我也参加了那次的听课活动,听课后听了韩老师的评课和对项老师的讲解、指点,使我第一次接触了品徳课,也懵懵懂懂地了解了一些品德课该怎么上的思路、环节和方法。此后不久,项老师评上了品德学科的教坛新秀,韩老师要她上公开课、汇报
3、课也多起來了,每次她上课总是让我参与她的教案的设计与讨论,有时让我给她提个建议或给她看看教案,说是请教我其实是给了我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品德这门学科,而且对品德课的教学也能说上那么一、二。有一次,韩老师又来我们学校开课,耍我也上一节,上课具体的课目我记不得了,但我记得那课的内容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我还记得那时课前让学生去学校附近电镀厂取排放的污水,抓来小鱼当堂做实验,那些小鱼一下都死了,那节课口己觉得上的很成功。课上完后,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韩老师当时说的这么一句话:上得很不错,你一定是个很不错的语文教师,因为一个好的品德老师一定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这是我第一次上的品德课,
4、第一次受到一个教研员如此高的评价,从那时起,我好像瞰察好了我今后发展的路径,明确了自己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好主课语文的同时,花更多的时间重视我的品德学科的教学,在不是很起眼的学科里做出一点成绩出來。1994年我参加了第三届品德学科的优质课评比,记得当时和华刚老师、陈丽姐老师(他们现在都是校长了)一起在当时的裘江中心小学借班上课,我上的是关于写张海迪身残志坚故事的《乐观开朗》,顺利评上优质课,不久学校让我做了我们乡中心小学(当时下面还有两个分校)的教研大组组长,而在今后的二十儿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所参加的教研活动都是品徳学科,我的论文、教案的撰写评比也都是关于这门学科的。我似乎登上了品德
5、学科的高楼,望见了它的天涯之路了。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的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而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话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我做品德教研组长以后,我就对门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尽力做到德能并举,让组员佩服,赢得组员的敬重,努力在业务中其起到带头作用,在品德学科上做出一点成绩。盘点我二十多年的品德教研组长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多读——多写——多扶多积累。1、多读。作为一个教研组长,应
6、该是本组业务的核心。只有下苦心去钻研业务,让同组的教师在业务上有榜样,有超越的对手,引导本组成员进行教研时,导向要明确,即使不能充当领军人物,至少也要起到领导和号召的作用,这样才能体现教研组长的本质作用。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重要性,所以在起初做教研组长的几年里,凡是与本学科冇关的书、杂志我都认真阅读。那时还没冇电脑,可读的东西甚少,尤其是关于品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的资料更少。于是,我就想办法寻找各种途径找书籍、资料來阅读,那吋我知道了裘江坟里头村冇残疾的兄弟两一一李一峰、李一强,在村上开了个阅览室,是免费向社会借阅的,于是我就慕名找上门去,成了他们阅览室忠实的读者;我还记得在萧山当时的崇化市
7、场那里有个III书摊,可以买到许多的III书和III的朵志,我常光顾那里,买得最多的是《浙江教育》、《上海教育》、《陕酋教育》和《江苏教育》这些杂志,而且可以买到全年12册的,回家后用个针把这些朵志窜起來就是一本本很好的资料了,我还搞剪贴,把在某本杂志中看到的口己认为有用的文章剪下来,贴在一起,日积月累我的资料多了,这些资料成为我以后写论文的资料库、参考文献,有时也为我写论文找一点灵感,1996年当别人还不知道教学专题论文该怎么写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