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

ID:44185153

大小:7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9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_第1页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_第2页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_第3页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_第4页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1.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纠错: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自然现象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关注。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纠错: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纠错:夸大了哲学的作用,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但可以说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之母。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纠错: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5.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纠错: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6.以哲学指导

2、实践就不会犯错误。纠错:不一定,因为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7.哲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哲学促进实践的发展。纠错:哲学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正确的哲学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哲学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8.哲学是一种物质力量。纠错: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9.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纠错:违背了可知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纠错: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辩证关系既包括物质决定意识,也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不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门.物质与意识

3、何者为第一性及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平等的。纠错: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是基础的,是根本的,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居于从属地位。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纠错: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纠错: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14.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纠错: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1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纠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16.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

4、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纠错: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巅峰。纠错: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8.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纠错: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1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纠

5、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就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即便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也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开始岀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2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科学性。纠错: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

6、观的统一。21・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纠错: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2.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纠错: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23.哲学上的物质即具体科学中物质的总和。纠错:物质与具体科学中的物质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4.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纠错: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25.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纠错:既要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相

7、对性。26.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纠错: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27.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有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绝对的。纠错: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8.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状态。纠错: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29.人不能违背规律,但可以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纠错:人不能违背规律,也不能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30.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纠错: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