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81489
大小:103.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庄子点悟之记叙文阅读(一)备考策略指导--文体知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记叙文备考指南课标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考纲要求1•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2.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耍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
2、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而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3.现代文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提重要信息。主要考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所占分值文学作品:约15%(满分150分)。考点梳理技法归纳备考策略指导一、考题特点规律1•材料与篇幅材料选自课外,难易适中,越来越生活化,适合学生阅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徳、社会、人生等,体现了人文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选材范围一般侧重以下几点:(1)反映学校生活:如反映师生之情、同学友爱或展示课堂生活屮的师生关系……⑵
3、反映家庭生活:如反映父子之爱、母子之情、祖孙关系、t辈与晚辈关爱、家庭教育……⑶反映社会生活:如邻里关系、社会上的好人好事・....・(4)其他:如社会热点焦点的理解感悟、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动物的相处,抒发对自然的热爱或感悟…2•文体与内容选择的文体一般是记叙文、散文、小说等。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3•题型与解答主观性试题成为现代文阅读的基本题型,解题答案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答案只耍言Z有理,答到要点或大意即可。二、学情分析1・中考阅卷分析中考阅读失分原因概插起來主要
4、有:⑴审题不清、题意看错、理解错误导致失分。⑵答题抓不到得分点,泛泛而谈。(3)要点不全,缺乏整体把握能力。(4)套用术语,生搬硬套,没有分析。(5)语文常用术语混淆,如把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混为一谈。(6)答题不规范,未能分点答题,阅卷老师改起来很是吃力。2•回访考生(1)30%的考生在考场存在不同程度紧张焦虑,有的担心时间不够,对•文章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匆匆答题,思路混乱。(2)40%的考生觉得面对考题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或想不起答题的思路要领,只能随性书写。(3)课外文言文往往被一些生僻字难住,似懂非懂,没把握。(
5、4)平时做题练习没有相应考点题型的方法,考试时无从下手。三、备考策略1•初屮语文的教材体系中,文学作品是相对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言的,现代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其中小说、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主流。基于记叙文、小说、散文都属于记叙性文章,我们将它们放在同一章复习。U!学法指导2.根据课标、考纲的要求,以及中考命题的样式,我们把记叙文与文学作品阅读的六大考点细化为16类考题,并根据试卷设题的先后安排8课时来突破完成。考点题型(考点细化)课时安排词语理解1.理解词句含义第1课时2•品味词句效果(重点)3.分析
6、句段作用(重点)第2课时文意把握4.概述文章内容第3课时5.归纳文章主旨6.理解标题含义,品味标题作用(重点)第4课时7.揣摩心理情感(难点)第5课时理清思路8•理清文章思路第6课时要点概插9.概押i内容要点(重点)10.分析人物形象(重点)第7课时内容探究□.探究文本内容(重点)第8课时12.分析文章写法(难点)作品感受13.畅谈启示感想(重点)第9课时24.观点表述15•评价分析16.想象补写(一)练透考点(详见各课时)1•要熟练掌握文体知识,构建记叙文的考点、题型与解题技法的知识网络。2•巧练精练。找出各考点、题型的方法技
7、巧,掌握答题的套路,并进-步做题,加以运用3•切忌陷入题海,只做题,不归类,考生可以精心挑选五至七篇的阅读试题,将六大考点16类题型融入阅读文章中,自拟题目,自我解答,做到融会贯通,最后才能转换为自身的技能。(二)给考生的七大建议1•要突破解题的瓶颈一一把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人多数考生而对试题,不知从何下手,要知道,那是因为考生没有掌握答题的切入点、答题的角度、答题的一般套路。因此归纳各类题型的解题要领至关重要。2.系列材料提供的方法是从茫茫题海屮总结、归纳出来的,并又再次用它解决过茫茫题海而无往不胜的法宝。考生首先要理解它,
8、再结合做题运用它、学握它,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3.任何一篇文章都包括内容、主旨、结构、写法、语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中考命题、考试答题的大角度、大方向,也是中考作文评分的大标准。因此读任何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这五个要素。4.阅读要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一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