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ID:44179829

大小:176.7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19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3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上述史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礼乐制度B.宗法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天子经略,诸侯正封…食土之毛,谁非君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天子和诸侯的关系,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礼乐等级秩序,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血缘宗法关系,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嫡长子的信息,故D错

2、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了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屮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了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故B正确。内外朝制度属于西汉,故A错误。古代川国相权结构

3、不能对抗皇权,故C错误。古代中国也没有帝相共享决策权的现彖,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宋代集权3.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吋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导致了地方割据B.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C.改善了屮央对地方的管理D.不利于屮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

4、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行省制度在元代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正确。据史实,元代行省制没有导致地方割据,故A错误。元代行省制是加强川央集权的制度,不是分封制的复辟,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元代行省制改善了屮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1.《南京条约》签署后,时任江苏布政使李星浣看到条约后评论:“闽江南钞寄合同,夸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由此可见A.清朝部分官员尚未正确认识战争失败的原因B.清朝部分官员已经形成现

5、代国家主权意识C.清朝部分官员仍以传统观念看待屮英关系D.清朝部分官员充分认识到屮英签约的危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南京条约》签署后……“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的夷夏观念,仍以传统观念看待中英关系,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故A排除。资料主旨不在于现代国家主权意识,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清朝部分官员充分认识到中英签约的危害,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2.《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屮说:“《资政新篇》一本,贩族洪仁阡所

6、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贝9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因为《资政新篇》A.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B.可作清政府全而改革内政的借鉴C.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要求D.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肝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逬步的潮流,故A正确。当时清政府没有全面改革内政,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故B排除。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资政瓠篇》不一致,故C排除。农民绝对平均王义的

7、理想属于《天朝田亩制度》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3.1860年至1862年,江浙一带的地主、富簡及官僚纷纷涌向上海租界,上海租界人口由1860年的30万增加到1862年的50万。随看人口的大量涌入,租界房租、地价开始上升,房租收益可获30%〜40%的利润。一些老牌贩卖鸦片的洋行,也兼营房地产。此现象A.是政治事件带来的连锁反映B.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C.说明租界成为列强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