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

ID:44176481

大小:59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9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_第1页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_第2页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_第3页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_第4页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与选型马家宇(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一、互通式立交简介1.路线交叉的分类加铺转角式公路与铁路交叉渠化平面交叉环形交叉(俗称转盘)交通信号灯管制路线交叉公路与公路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公路与管线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公路与公路交叉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消灭冲突点或减少改善冲突点。(1)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察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固定路径行驶,以减少

2、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改善冲突点和分合流点的位置及角度。(3)变冲突点为分合流点环形平面交叉可以变冲突点为分合流点,进行交织,消灭了冲突点。(4)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2.互通式立交发展概况1928年美国在新泽西州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由于其社会、经济效益良好,发展十分迅速,到1936年,美国修建了125座互通式立交。我国互通式立交发展较晚且发展缓慢。1955年武汉滨江路修建了我国第一座部分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1956年北京市郊京密引水滨河路修建了三座部分互

3、通式立交;1964年广州大北路修建了一座双层环型立交。从1988年10月沪嘉高速公路通车至今,中国大陆高速公路走过了18年的快速发展历程,公路互通式立交也随着高速公路得到快速的发展。3.互通式立交分类3.1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下穿式、半上跨半下穿式3.2按交通功能分: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3.3按行车轨迹相互关系分:完全立交型、部分平交型、交织型18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3.4按相交道路数分:两路相交、三路相交、四路相交、多路相交3.5按立交层数分: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多层式3.6按收费与否分:收费

4、立交、不收费立交3.7按相交道路等级分: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4.互通式立交组成主线、被交线、立交桥、匝道、变速车道、渐变段(过渡段)、出入口、集散车道、辅助车道。5.公路互通式立交的几个概念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指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则主要指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与双车道公路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一级公路之间相交叉时,一般亦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但当匝道合并设置收费站时为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枢

5、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主要特点是交叉范围内的交通流无交叉冲突,并不得设置收费站,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则在除主线以外的其它部位可以设置收费站和平面交叉。6.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主要区别6.1.高等级公路一般通过互通式立交来实现收费;城市立交一般不考虑收费问题。6.2城市立交必须处理非机动车流和行人问题;高等级公路限制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故公路立交一般仅处理机动车问题。6.3公路立交的间距较大,地物障碍少,多采用地上明沟排水系统。立交形式简单,以二层式为主,但因匝道计算行车速度相对较高,立交占地较大。城市立交相邻间距较小,需要合理解决庞大的自行车流

6、和行人交通,且用地较紧张,受地上和地下各种管线及建筑物的影响大,多采用地下暗管排水并与城市排水系统连接;同时,要考虑施工时便于维持原交通和快速施工等问题,比公路立交更多地重视美观的要求,常作为一种城市景观来设计。城市立交形式复杂、多样,往往做成多层式。二、互通式立交匝道的基本型式18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匝道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匝道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分为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两大类。1.右转匝道右转匝道如图2-1所示,从右侧驶出后直接右转约90°,到相交道路的右侧驶入,一般不设跨线构造物。其特形式简单,车辆运

7、行方便,直接顺当,行车安全。图2-1右转匝道示意图2.左转匝道左转匝道车辆需转约270°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按匝道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左转匝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1)直连式(又称直接式、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如图2-2所示,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从左侧驶入。优点是匝道长度最短,可降低营运费用,没有反向迂回运行,自然顺畅,可适应较高车速。缺点是跨线构造物较多,单行跨线桥二层式二座,或三层式一座,一般车辆左侧高速驶入驶出困难,对重型车和慢速车左侧高速驶入也困难且不安全。因直连式左转匝道存在左出和左进的不

8、利问题,与我国右侧行驶规则不相适应,所以除左转交通量很大外,一般不采用。图2-2直连式左转匝道(左出左进式)18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