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ID:44172837

大小:75.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9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神情与苏、黄不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为字共三十有四■寻向所志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出美池桑竹之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寻病终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C忘路之远近D渔人甚异之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不足/为外人道也C盖/大苏泛赤壁云D货恶/其弃于地也二.古诗文填空1.,家书抵万金。2.天明登前

2、途,。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o4.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O5.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6.《望岳》中表现作者宏伟抱负的诗句是a,O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男有分,女有归()(••)2.选贤与能(•)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其两膝相比者(■)5.惟吾德馨()•6.如有所语(■)7.通i^一舟,为人五()•8.悉如外人(•)9.无丝竹之乱耳()•10.缘溪行(•)11•便扶向路()12•濯清涟

3、而不妖()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冃。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1-c-n-j-y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4、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2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1*cnjy*com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

5、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1*cnjy*com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便要还家(3)阡陌交通(••3)()()无论魏晋(3••)()处处志之(3)■()2.翻译句子。(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1.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找出2处)1.有人说:“天下兴亡,

6、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m六•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1教育网【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1•c•n•j•y周敦颐《爱莲说》)

7、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斯是陋室(2)()可以调素琴(2)(()••陶后鲜有闻(2)(()宜乎众矣(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七、阅读下面这篇课外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考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

8、言,尽以告Zo且Eh“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U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口:“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节选自《范文正公集叙》)【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轼从旁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