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43682
大小:756.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0-19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轼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苏轼的散文第四节苏轼的词第三节 苏轼的诗第四章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一、苏轼的生平1.读书与应举时期2.从凤翔签判到乌台诗案时期3.贬谪黄州到两次召还时期4.远贬惠、儋时期诸城出土的明代苏轼刻像二、苏轼思想。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思想较复杂。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节 苏轼的散文一、文道并重的文
2、学思想苏轼主张文道并重。主张文章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表现出自然与雄放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二、苏轼的散文1、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其史论和政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似乎不合义理的惊人之论,见解新颖深刻,富有启发性。史论:《贾谊论》、《留侯论》政论:《续朋党论》、《教战守策》2、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完美结合。其中以亭台记和游记为多,成就很高。《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3、笔记小品与杂文,包
3、括随笔、序跋、书信等。以“辞达”为准则,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很少有芜词累句。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夹叙夹议,兼代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往往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日喻说》、《稼说》、《记承天寺夜游》三、苏轼的辞赋和骈文苏轼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的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因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他的骈文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四、苏文成就风格:气势纵横,豪放自然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
4、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南宋】李涂《文章精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韩潮苏海”第三节 苏轼的诗一、苏诗内容苏轼的诗歌,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1.反映现实代表性的作品如《吴中田妇叹》、《荔支叹》、《山村五绝》等。2.抒发个人情怀和歌咏自然景物之作。《和子由渑池怀旧》、《游金山寺》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绝色之美人西子来比绝色之西湖美景,正相抵当,也足见苏轼比喻的奇妙,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曰:“后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西湖因此等妙喻,亦被称作西子湖。苏轼对这个创造性比喻还是颇为自得的。在其诗中反复使用这个比喻,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次韵答马忠玉》“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等等。后人亦常在诗词中引用和称赞此喻,如刘过《沁园春·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6、”又如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还写了一些富于哲理意蕴的诗,《题西林壁》。还有许多品评艺术的诗,包括论诗、论画、论书法、论音乐等。二、苏轼诗的特征1.奇特的比喻,高超的想象。《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将人生的踪迹比作“雪泥鸿爪”,尤其是《百步洪》一诗,连用七喻写水流的湍急:“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这些巧妙的比喻,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想象力。2.善于议
7、论借助于形象的描绘,使议论增加一种才情横溢的韵味,或者能和叙事紧密结合,边议边叙,寓议于叙。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3.以才学为诗才学包括才气和学问两方面才气表现在细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上,还表现在布局的波澜起伏上。学问表现在善于使事用典,且用法灵活多变。三、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苏轼主张诗歌风格要兼收并蓄。他在创作中十分注意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从而呈现出“清雄”
8、的风格。苏轼是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苏子瞻胸有洪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其笔之超旷,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中所欲出。韩文公后,又开辟一境也。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赵翼《瓯北诗话》以文为诗,始自昌黎,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