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43249
大小:16.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关于中国工业设计现状、不足与优势 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工业设计现状、不足与优势分析 摘要:笔者试图论述改革教育,重视工业设计的定位和功能,走全面、和谐、良性的发展道路;中国工业没有经历历史上的工业革命,设计和西方相比比较被动,工业设计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 关键词:现状优势资源信息化 一、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外已有很长历史。“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而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工业
2、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百年里,中国丧失了三次经济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中国是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起步就比别人晚,丧失重大机遇,更是给中国经济现代化雪上加霜。 虽然国内外平地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由于中国平地机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发展缓慢,其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平地机产品的技术主要来自国外,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对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也仅仅
3、是实现部分国产化这样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近年的发展,也是通过综合集成、类比设计或移植国外一般成熟技术,通过二次开发设计出的产品,多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在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期间遇到的困难险阻和社会的关怀与慰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不仅是一个不断壮大的国家,而且还是团结和谐的国家,从这点上看,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与曾强,中国未来的工业设计前景也会有所辉煌。 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的不足和优势 长期计划
4、经济的影响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使我国经济自几年前的过热状态冷却之后,一直未能走出低谷。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根本性和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这种低谷中的中徘徊状态将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改变。于是企业经济的壮大,国民平均收入的提高等一系列影响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而关系到工业设计事业成长的问题,将继续存在。所有这些都将限制企业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需求。民众消费观念与工业设计普及率的影响也很重要,民众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工业设计的广泛普及是培植优良工业设计的“土壤”,由于中国民众的消费观念的偏差和低的惊
5、人的工业设计普及率,导致中国这块“土壤”很贫瘠。中国相当多企业家对于产品设计的价值是认识不足的,他们往往看重技术、管理和广告的作用,肯在这些方面投入,而不肯对产品的委托设计给出合理的价格。设计的廉价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产品设计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情况来看,中国的设计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我们国内的设计都是在不断的抄袭、抄袭再抄袭,多年来的“引进、消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模仿的代名词。我们只顾国内市场的营销方面,而忽略了国际市场上的开拓,从而在一些行业上造成了他们不能迈出“国门”而只顾眼前的利益,这
6、对中国的工业设计行业也是一个很大损失和影响,没有创新就没有更好的开拓。 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工业设计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优势亦很多。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中国人口众多,正是如此,劳动力资源丰富,人的潜力资源还很大,足够的条件然让中国企业把产业分工做到极致,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中国的华东、华南目前已经出现不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之间的分工非常细致。依靠这样的产业模式和分工体系,中国企业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即便是现在中国企业尚不占优势的行业,比如汽
7、车,总有一天会像家电、摩托车一样,外资品牌的退出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三、中国工业设计的良性发展道路 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我国工业设计业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必须走迅速崛起之路。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对产品工业设计重视不够,设计理念相对落后的现状,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应抓住国外设计行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契机,借鉴、吸收国外工业设计经验,加大与同行间交流合作的力度,发挥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同时国内工业设计业要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读者论坛人才素质,扎实开展设计实践,
8、在竞争中成长壮大。我们应加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主动加强研究与学习,密切关注工业设计国内外动向,及时发掘并瞄准需求投入研究开发,设计出适用于我国大众的新产品、新方法,满足公众的需要,并及时申请专利取得保护。 杨振宁博士指出:“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是落伍者。”“加强对设计艺术教育观念的研究,探讨其本质,创建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教育体系,”把握好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机遇,设计要激活创新力,结合信息文化的价值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