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

ID:44141224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_第1页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_第2页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_第3页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 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下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说课。恳请在座的专家评委批评指正。首先,我来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的一些相关概念,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是数学以至所有科学的基础,应用广泛。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数学素养。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l

2、.知识与技能:全部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得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三、重点和难点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四、教学方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

3、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4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在学法上我重视:学生自己从问题中质疑、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说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上我确立了五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集合的实例,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引出本课的主题。[设计意图]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

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1.接下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8个实例,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8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经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得出集合的定义。(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7)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的所有解;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

5、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并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4[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并用自然语言描述出集合的共同特征。让学生大胆的去说,老师逐步修正、完善学生的说法,最后给出集合的共同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并强调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三)巩固提高,深化概念为了理解集合的概念,及时地进行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讨论:集合中元素有哪些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

6、合相等。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练习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练习2:(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用b表示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如果b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b¢.练习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要表示一个

7、集合共有几种方式?(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述习题的练习和讲解,加深学生对集合含义和表示的理解。通过问题的逐步深入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动变化的观点,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自己劳作后的甘甜,更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