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ID:44137293

大小:671.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9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与素养: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的检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4.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氨的合成原理和性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液化难易无色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易液化3.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

2、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4.氨气的化学性质5.氨的主要用途(1)液氨可作制冷剂。(2)氨可制铵态氮肥等。微点拨(1)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的存在。(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3)NH和OH-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两者反应生成NH3·H2O,注意不要把NH3·H2O写成NH4OH。二、铵盐和氮肥1.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受热易分解: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H3↑+HCl↑。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4HCO3NH3↑+CO2↑+H2O。②与碱反应:NH4Cl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铵盐的保存与施用:①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②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微点拨铵盐遇碱均易放出氨气,铵盐受热易分解,但分解产物中不一定有氨气,如NH4NO3受热分解的产物就比较复杂。2.氮肥(1)常见氮肥名称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碳酰二胺俗名硫铵氯铵碳铵硝铵尿素化学式(NH4)2SO4NH4ClNH4HCO3NH4NO3CO(NH2)2类别铵态氮肥有机氮肥(2)使用注意事项贮存时,应密封并放在阴

4、凉处,施用时,应埋在土壤中,并避免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用,以保证肥效。3.氮的固定(1)定义: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2)方式: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工业固氮。微点拨氮肥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农业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铵态氮肥和尿素,原因是硝态氮肥中的NO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造成肥效降低。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是加热分解氯化铵(×)(3)铵盐加热都易分解,产生氨气(×)2.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

5、合施用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B [氨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体现氨的氧化性。]3.检验某无色晶体是否为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测固体于试管中,然后加入________,加热,将________放在试管口,如果________,则说明该固体为铵盐。[答案] NaOH浓溶液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色喷泉实验1.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烧瓶内外形成气压差,由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烧瓶外的压强,故液体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产

6、生气压差的方法有:(1)减小烧瓶内气压,如液体将气体吸收或反应等;(2)增大烧瓶外压强。2.常见装置图图甲      图乙     图丙(1)图甲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解于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几种常见情况:气体HClNH3CO2、Cl2、H2S、SO2NO2、O2混合气体或NO、O2混合气体吸收剂水、NaOH溶液水、盐酸NaOH溶液H2O(2)图乙装置形成“喷泉”可采用使烧瓶受热的方法,瓶内气体膨胀,打开止水夹,气体与液体接触而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3)图丙装置下部锥形瓶中

7、的物质相互反应产生气体,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锥形瓶中压入到烧瓶中形成“喷泉”。 如图所示为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甲     乙(1)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NH3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2)用上图所示的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只提供如图所示的乙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及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

8、析]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