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

ID:44126130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_第1页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_第2页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_第3页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_第4页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_第5页
资源描述: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回首2015年舆论场,一个现象引人关注舆情反转一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求证□特别策划□关注舆情反转)本报记者智春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5日04版)I叫顾2015年热点新闻事件,一个现象颇为引人关注:“舆情反转”频频出现。一则“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犬咬伤”的报道,引发国人点赞,并纷纷为受伤女子捐款。但随后反转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又引发大家愤怒声讨和司法介入;先是有“安徽女大学牛称扶老太被讹”吸引眼球,随后乂反转为“女大学生撞人本应担责”……新闻报道出现一次其至多次反转,舆论场的褒贬声也随之逆转,前示反差之人让人瞠目结舌。不少公众表达了对舆

2、情反转现象的担忧。舆情反转缘何频频出现?舆情反转的背后呈现了怎样的新闻生产特点和舆情演变规律?如何避免此类传播事件愈演愈烈?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梳理和采访。编者舆情缘何频频反转?些媒体片而求快,争抢速度不加核实;个别媒体为赚取点击量,无视真假是非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反转舆情Z所以出现,打一些媒体为抢吋效、片面求快、抛弃新闻专业准则、不注重调查核实直接相关。一些“匆忙发声”而出现的新闻报道,在随后的调查核实中出现多次反转,如同一出娱乐闹剧。“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一事中,最早的暴打视频由社交媒体传出,媒体跟进报道后,女司机及其家属的单方而表态都成为各路媒体竞相报道的

3、卖点,但众声嗔闹中,却罕见全面调査。“安徽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一事中,初始报道媒体只听信女了男友的一面Z词、未加核实就匆匆发出报道,称赞其“义举”。“媒体在采用信息源时,不能听信一面之词,要侑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交叉印证。”屮山人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社交媒体兴起后,对新闻的判断启一种危险倾向,认为“及时比准确更重耍,速度比深度更重要”。而随着竞争加剧,出现了社交媒体和新媒体裹挟传统专业媒体的苗头,“现在來自社交媒体的曝料,很多没有经过核实就直接出现在专业媒体的报道中,这种有闻必录,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误导。”某主流门户网站评论频道负责人高明勇认为,舆情反

4、转冇两种,一•种是基于事实层面的,事情发生后,出现了新的细节,事件发展进程本身有了明显变化;另一种则是初始报道时媒休有意掩盖部分事实,使得舆论发生偏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辰瑶认为,舆情反转现象的增加与网络化社会传播坏境的变化直接相关,很多新闻报道之所以给人丽后180度大转弯的感觉,不仅因为新闻报道的初始叙述“失真”,还因为在随后的一连串转载中经过有偏好的选择,这种“失真”在舆论场里被进一步放大,也容易形成“反转”的感觉。“事件调查总是需要时间。看到新闻报道吋,一些读者受社会悄绪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没有耐心了解全面事实,就基于刻板卬彖和固化心理,仓促下结论。”

5、张憑安说。此外,记者发现,一些缺乏把关机制的口媒体账户,为了赚取点击屋,有意识地迎合和消费受众刻板心理,突出新闻事件中的对立因素,造成戏剧化、惊悚化传播效果,在舆情反转过程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舆情反转伤害了谁?当事人受到伤害,媒体丢掉公信力,公众被欺骗舆情反转频发,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公众的关注和警醒。梳理2015年的舆情反转事件,一些原本无辜的新闻当事人由于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而饱受责难,不少网民在目睹了新闻闹剧Z后也大呼“被愚弄”。张志安认为,由于媒体显而易见的失误造成的舆情反转,会损害媒体公信力。同时,对被报道对-象影响很大,即便事后澄清,也难以完全消除不良影

6、响。安徽女子“犬口救童”的舆情反转后,一些捐款的爱心人丄得知被媒体的报道和当事人欺骗,在聊天群里愤愤不平:“伤者确实需要帮助,但绝不可以建立在欺骗的前提下。”部分捐赠者认为,虽然自己捐的钱不多,但如果是一个骗局,希望可以追回“善款”。网友“何洪越”评论说:“层岀不穷的舆情反转像闹剧一样上演,伤害了公众对社会的基本信任,也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媒体有责任为受众认真核实信息,而不是一味迎合甚至推波助澜。”此外,还有一些舆情反转剧最初是来自社交媒体的爆料,专业媒体介入调查后,事实真相得以澄清。高明勇认为,舆情反转现象也提醒我们,社交媒体吋代更加凸显专业媒体的调查价值,“这是

7、一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Z间的公信力比拼。”舆情反转现象能够扭转吗?应该建立明确的行业法规,严守行业规范,改进评估机制“舆情反转其实也是一个对话过程,不同新闻媒体、网民、被报道者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王辰瑶说,以前也有媒体报道失误的情况,但由于缺乏话语权,就算报道与事实不符,当事人也只能忍气吞声,连“反转”的可能性都没有,“当然媒体不能对这种现象听Z任Z,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在更魁的时间内求证事实,而不是以确定无疑的口吻给一件还不能完全确定的事情下结论。”《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徳准则》和《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新闻釆编规范文件,对“核实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