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ID:441244

大小:4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8-02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4页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海洋科学东中国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摘要东中国海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为典型的西北太平洋边缘陆架海。其水文特征深受海底地形、海表风应力、西边界流、海表热通量等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东中国海环流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东中国海环流为一个气旋式“涡旋”,其外侧主要由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即为外来流系;内侧主要由中国沿岸流和朝鲜沿岸流组成,即为沿岸水流系。上世纪60年代,数值模拟开始应用于海洋研究。按时间序列可以分为一维、二维、三维数值模拟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的海洋数值模拟起步较晚,80年代开始将数值模拟应用到东中国海研究中。当时二维数值模拟技术

2、已趋成熟,三维模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之后基于二、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借助于各种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和改进,正压向斜压的变化,高分辨率高强迫条件的使用,东中国海环流的研究得到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未来的数值模拟研究中,通过多重网格和变网格结合,使用更高的的分辨率;通过更加真实的海洋参数化方案,发展风—浪—流—潮相混合的模式,使用更加真实的强迫条件,使数值模拟的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届时,东中国海环流体系有会更加明朗清晰。[关键字]东中国海;海洋环流;数值模拟881引言中国近海传统上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后来有人主张将中国近海分为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两大海

3、区,前者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后者仅包括南海。本文中所指的东中国海即包括渤海、黄海、南海,这与日本以及西方国家所谓的“东中国海”即为东海与所不同。[1]海洋环流将东中国海各个海域联系在一起,带动海洋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海洋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状况的长期相对稳定。2东中国海环流简介东中国海环流体系十分复杂,受区域海洋环境与气候的影响突出他,导致不同海域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变化。正因为如此,还存在很多争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体上来说,东中国海三大海区中渤海的环流最弱;黄海的环流较渤海强但比东海的弱;东海的环流最强也最稳定。渤海的环流主要是沿岸流,受季风影响显著。黄海的环

4、流主要有黄海暖流、黄海沿岸流和朝鲜沿岸流。东海的环流比渤、黄海更明显,主要有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和东海沿岸流。8图2.1东中国海环流体系(Yuan等)Figure2.1ThecirculationsystemintheeastChinaseas(Yuanetal.)管秉贤等[2]将东中国海环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称为外来流系和沿岸水流系。东中国海的外来流系主要有黑潮及其分支,主要包括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黄海暖流;而沿岸流系主要包括中国沿岸流和朝鲜沿岸流,其中中国沿岸流又可分为渤海沿岸流、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这些沿岸流又可进一步细化,这里不作介绍。下面就上述

5、各个流系作一个简介。黑潮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延伸深邃,高温高盐等特征为其特色。因其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在东海的部分,称为“东海黑潮”,是东中国海环流的主干。东海黑潮基本上是东北流向,流轴常常位于海底坡度最陡处。黑潮属于强西边界流,具有典型的地转流性质。流轴上的流速平均为1m/s,最大可达1.5m/s。东海黑潮流轴、流向和流幅比较稳定,但流速和流量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秋季强;冬、夏季弱。东海黑潮的两侧常伴随着不同尺度的涡旋。台湾暖流系指沿闽、浙近海至长江口以南海域自西南流向东北的这支海流,具有高温、高盐性质,流向终年偏北。台湾暖流在东海是次于东

6、海黑潮的海流,传统观点认为它是东海黑潮的一个分支。但后来的调查研究表明,台湾暖流的表层水夏季主要来源于台湾海峡,而不是黑潮,冬季则主要来源于黑潮表层水;而台湾暖流的底层水,冬夏季都来源于台湾东北部的黑潮次表层水。台湾暖流除冬季因偏北季风影响可能偏离外,基本上是沿着闽浙沿岸北上,总趋势基本一致。此外,台湾暖流的流速、流幅等也有季节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夏季流速大,流幅宽;而冬季流速小,流幅窄。对马暖流曾经也被认为是东海黑潮在九州附近向北分离出的一个分支,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对马暖流并不单是东海黑潮的分支,而是东海黑潮水、东海陆架水等混合形成的。对马暖流流速平均为0.25~0

7、.30m/s,最大约0.5m/s,主流经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对马暖流也随季节存在明显的变化,一般夏、秋季强,冬、春季弱。8黄海暖流曾经被认为是对马暖流的分支,但后来研究结果表明它是对马暖流和黄、东海陆架水混合而成。黄海暖流的流速平均不到0.1m/s,相对东海的流系来说要弱得多。黄海暖流基本上沿位于黄海中央的黄海海槽北上,冬季甚至可以一直延伸到渤海。但近来研究表明黄海环流存在西移的现象。中国沿岸流是东中国海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季风和大陆径流的影响。通常它产生于冬季季风的驱动,始于渤海湾西部,沿中国沿岸南下。按地域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