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ID:44124319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1页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2页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3页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4页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专题九第四讲评价诗歌的思想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组一知能演练场概括主旨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长相思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①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注]①罗带,香罗带。古人把香罗带打成同心结,表示永远相爱。试就你的理解,简单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答:参考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一个青年女子因爱情受到波折(罗带同心结未成)而泪别情人(君泪盈,妾泪盈,两岸青山相送迎)时的情景。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及依依难舍之情。2.(2010•郑州棋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

2、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答:参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题组一分析思想情感1.(200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

3、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步骤一)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步骤二)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步骤三)2.(2010•梅州揭阳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乌夜啼陆游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从词中的“弄笔”、“钩帘”、“听新蝉”这些词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弄笔”表现词人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藉以发泄愤激的感情;“钩帘”挂起帘钩,迎风纳凉;“听

4、新蝉”以动衬静,凸显环境的清幽。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词人表面闲适而内心却不平静的生活,胸怀天下却壮志难酬的郁闷。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诡n):持恥捻弄。(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答:(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答: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5、(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黃叶飞。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两首诗都写了“山中”的落叶,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两首诗的落叶意象,“象”同而“意”异。前者,用“黄叶”纷飞渲染萧瑟凄凉的秋景,抒发寄寓他乡的羁旅之愁和归乡之思,突出表达“悲”与“念”的复杂心情。后者,用稀疏的“红叶”与“荆溪”、“空翠”等意象,构成一

6、幅山中冬景图,色彩斑斓,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表达了作者身处自然美景之中的喜悦之情。7.(2010•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题组二评价观点态度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

7、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参考答案: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因为“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7.(2010•广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关于此诗,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