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现代青少犯罪的特点与防范(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姓名系軀专业导肺姓名.职称完成时间内容摘要近年來,青少年犯罪H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暈I•急剧增加,而口此类犯罪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虽然经过多年“严打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菲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I•分严适,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而IL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狼,危害严重,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対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越來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预防和
2、减少末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早在I•多年前党中央就多次提穆全党要重视和解决青少年犯北问题,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刘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未成年人将是二十一世纪希望所在.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半业成败、危及「秋的审人问题。从生理上讲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人体在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从思想上讲,其世界观、人工观尚未定型,止处于形成时期,対法律、道徳等社会规范的认识和适应还不巩固,极易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影响和冲击,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时期至关亟耍
3、。从心理索质上讲,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心于甲索质还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认识能力利意,忐能力较低,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和诱惑,感情易冲动,行动易过激,往往会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举动。因此,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究其犯罪形成原因,寻求矫治谋略就愈來愈显的重要。【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卅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犯罪是并个国家并个丿力史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能从反面反映某一•社会人们的文化、道徳素养以及精神面貌,暴露社会某些方而的弊病与问题。可以说,青少犯罪的文化素养.道徳水
4、平等情况,不仅是•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巫耍标志,Kii.n/#少年的状况.对丁某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前途与未來都有冇极其重耍的彩响。如何保护肯少年健廉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址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孙,彳j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衣青少年犯罪初始年龄与七I•年代相比捉前了两至三岁,14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己由1999年的1.3%上升到2000年的1.9%,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ifij我市的未成年犯罪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数据显示.近三年來未成年犯
5、罪案件一直鸚升.刑事案件有2001年的553起上升到2003年的860多起。这已引起补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冏度关注。如何冇效遏制青少年犯菲报人限度地预阴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并职能部门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I•次会议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氏屮、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规定禁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这部法律,对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廉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产生深远的恋响。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一)年龄小•文化程度偏低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不满14岁以下
6、的人员犯罪率极高占57%左右,而初次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为14-18岁•比例占42%左右,据统计三年來均是不满14岁以下的人数多于14-18岁之间的人数。在他们当中.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青少年罪犯中,大都接受的文化教育少,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贸学,扶至就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所以说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第一个从幼穂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肯少年布社会化进穆中过早地受到感染,没冇形成健全的人格,加之教育挽救措施的缺失.以及自身无法判断是非对错等原因,使其最终走上犯菲(二)暴力性犯罪II益严重抢劫、强奸、杀人、伤害四类暴力
7、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约占43.5%。暴力性犯罪为何在青少年中占如此大的比例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①冏谓:暴力犯罪是以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损害为主耍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直接侵害对象的并种犯罪。为何造成未成年人发生暴力倾向的原因很多。而笔者认为:首先,电了游戏渗透丁未成年人以暴力思想。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的重要平台,但是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内容以及痴迷上纏对未成年人产生可怕的暴力思想。据调査.80%以上的“网络少年"在玩暴力游戏,诸如《反恐耕英》、《英雄无敌》、《星际争霸》等血腥游戏。然厉将这种虚
8、拟的暴力转化为现实的暴力.在遇到血性的暴力场面时.不卩说恐慌而是麻木,甚至是兴奋。例如:张某(男,14岁,初二学生〉抢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