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21455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坚持科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坚持科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四川省南江县有资源富集的生态优势、南北相联的地理优势、特色产业的品牌优势,正着面临着革命老区县、扶贫重点县、地震重灾县、扩权强县示点县、时代先锋王瑛同志生前工作县等发展机遇,县委提出的''拼抢机遇,爬坡上行,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发展战略,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推进殷实富裕的小康县、宜居宜游的生态县、城乡统筹的活力县、包容共生的和谐县、民主法治的文明县建设,是南江对接巴中大交通建成后的理性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和全县人民的愿望。创新五大理念,领先一步谋发展(一)坚持生态立县,在发展理念上求突破。落后蕴藏着潜力,后发蓄积着优势。生态资源丰富是南江最大优势,也是南江发展之本。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绿色就是名片、生态就是财富的发展理念,发扬不保守、敢为天下先、盯着第一干的锐意改革精神,发扬不畏难、愿吃天下苦、专啃硬骨头的破难攻坚精神,发扬不单干、互惠多赢、借力大发展的开放合作精神,以构建绿色经济、开放经济、通道经济为重点,坚持生态立县,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小康南江、生态南江、活力南江、和谐南江、文明南江建设。(二)坚持城
3、乡统筹,在产业布局上求突破。县域经济的基础在乡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城镇。坚持工业强县,走出县域经济就是县内经济的误区,加速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坚持以工促农,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建好企业原材料“第一车间”,壮大产业基地。坚持全民创富,壮大民营经济,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坚持以城带乡,推进农村社区化和新村建设生态化,用镇级经济"水涨”推动县域经济'‘船高”。(三)坚持优化环境,在搭建平台上求突破。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产业转移就是“候鸟迁徙”。目前,南江硬环境还很“软”、软环境还不
4、“硬”。要按照“融入大环钱,完善内循环”的思路,把构建大交通作为南江“一号工程”和“生命线”来抓,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强化项目支撑,配合抓好"巴乐”铁路、“广巴”髙速和"巴汉”高速路建设,加快推进S101线绕城公路建设,抓好野羊溪至正直、下两至关路等县内干线公路改造,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强力推进农村公路、车站码头和断头路建设,基本上建成南北贯通、东西交错、一环四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并建好电网、水网、信息网,夯实发展基础,承接产业转移。坚持以“软”补“硬”,努力将软环境抓“硬”。以优化软环境为重点,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强
5、化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营造政通人和的为政环境、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聚集政策、项目和资金等发展要素,搭建发展平台。(四)坚持项目拉动,在争取政策上求突破。县域经济就是项目经济。积极争取诸如延安等革命老区政策,力争在生态补偿、新一轮扶贫开发、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和红色旅游等方面得到国家大政策支持;对接好“”重灾县重建优惠政策和扩权强县示点县政策,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突破,强力推进项目工作,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努力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树立以资源换资金的发展理念,借“时代先锋王瑛精神”广泛
6、宣传、推介南江,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五)坚持开放合作,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树立开放双赢理念,以最活的政策、最优的环境、最好的服务、最大的胆魄为标准,开创大开放的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灵活政策,优化环境,用南江金土地、资源地和好项目,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打招商引资攻坚战,实现''你发财、我发展”。突出五大重点,统筹城乡抓发展(一)坚持集群发展,做强新型工业。新型工业是富民强县的第一动力。坚持以改
7、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富县,力争到XX年,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100亿元,年均递增%以上。一是实施集团经营战略。通过资本经营、产业重组等方式,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集中力量扶持南江矿业集团、南威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主业做强、多元发展的企业集群;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思路,实施一企一业一方略,加强实力型、潜力型、苗子型企业的分类扶持、指导,推进本地企业转化升级。二是着力打造工业园区。依托产业基地、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和巴中六大通道,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冶金,重点发展建材
8、,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优化园区的软、硬环境,让工业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以东榆、乐坝为轴心,培育建材加工小企业园区;以沙河、元潭、正直为极点,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以坪河、柳湾、沙坝为基地,培育矿产工业园区。三是坚持生态发展之路。切实减少或规避污染,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