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

ID:44118326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_第1页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_第2页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_第3页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_第4页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话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考点趋势】相对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而言,话题作文这一命题形式的写作范围更广泛,构思立意更自由,更有利于考生感受生活、张扬个性、抒发情感,因此前几年话题作文很受屮考作文命题者青睐。可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也有弊端,由于写作内容太宽泛,容易导致套作和宿构,有些考生就把平时看过的好文章改头换而变成了考场作文,这么一来不易考查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因而近几年话题作文在中考作文中逐渐“萎缩”O到2011年其占所有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的比例就更低了,据笔者对128份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统计,话题作文的比例已降至6.7%,估

2、计2012年还有下降的可能。【题型特点】所谓“话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在作文命题中用一段提示语引发考生的联想和思考,然后限定写作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一般市三部分组成:提示性文字、点明话题、出示要求。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三自原则”,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在近两年各地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在不断创新,出现了不少好文题。比如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话题作文题,提示材料在引用了世界著名芭蕾舞演员阿隆索的一句名言“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后,要求考生以“借口”为话题作文。此题很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考生写作时可自由选择文体,题材上有话可说,立意上既可“反省自我”,又

3、可“劝告他人”o【方法指津】一、化大为小巧拟题。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标题,那么考生如何拟出一个符合题意且新颖别致的妙题呢?1•扩展引申,准确恰当。即以话题词语为屮心词,在其前或后加上适当的限制、修饰、补充性的词或短语,使宽泛的话题扩充成具体可感的标题。2.大题小作,化虚为实。考生在准确领悟提示语和话题的内涵后,明确中心,选好角度,化虚为实,把原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或拟独词式标题,即以单个词语作标题;或拟短语式标题,即在概念性的话题词语中加入•些表明自己态度观点的词。3•设置悬念,展示情景。用暗藏悬念法来拟题,或突出尖锐的矛盾,或打造出人

4、意料的结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阅卷老师以曲径通幽之感。4•巧用辞格,新颖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问等修辞手法拟题,可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5•字母符号,新颖独到。在中考话题作文拟题时巧妙加入标点、数学符号、单位符号等元素,必能使作文标题妙不可言。考生运用这些方法拟题,可使文章主题不流于表面,进一步开掘话题的内涵,使文章的立意恰当、深刻。二、拓展思维选材新。话题作文在拟好标题以后就变成了全命题作文,这吋候选材出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如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作文以“反省自我”为话题写作,有一文《反省自我,成功必

5、备条件》,考生精选了周处、唐伯虎、何祥美、马云等例子,对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素材作了充分考虑,尤其是时新素材何祥美、马云善于反省的事例,为文章增色不少。三、巧选角度构思新。面对丰富多彩的中考作文话题,考生只有巧选角度,构思上创新,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來。具体做法有:1•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许多中考作文话题词语都具有多义性,考生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文章很有可能出新。2•从“话题的另一吋空”的角度切入。考生围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社会、学校的角度去立意选材,这木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

6、实时空”去构思的。考生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吋空”或“未来吋空”的角度去构思,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吋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3•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面对中考作文的某一话题,考生要学会运用“反弹琵琶法”另辟蹊径,从话题的反面立意,这样可扩展文章立意的深度,让阅卷老师印象深刻,给出创新…项的高分。4•从“话题的社会背景”角度切入。考生在叙写H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时,切入重大的主题,把话题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吋代高度,可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四、精心装扮身材美。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作文也一样,同样

7、的内容,你换一种形式表现,就会给人耳冃一新之感。201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以“有温度的话语”为话题写作,有篇中考佳作《我把您当成自己的母亲啊》就采用书信的形式,让阅卷老师产生了情感人鸣,效果很好。形式装扮还包括对语言的锤炼,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考生不能为了图省事,老说“大路话”,而要善于锤炼那些独具个人“版权”的句子。如《与反省一起上路》一文中的“反省如水,冲走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污垢;反省如火,焚烧了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根苗;反省如灯,照亮了人间的和谐Z路”这些句子,在表达上就具有作者的个性色彩,很值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