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思教育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适应性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名思教育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适应性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Ax/AZ,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
2、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一半,恰好停止,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B、3、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加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在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的过程中,A〃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为(
3、)A.始终水平向左B.始终竖直向上C.D.4.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斜向左下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如图所示,两个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个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5、)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A—定受四个力作用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如图7,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
4、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B处6.木块A、B分别重50N和7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o用F=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摩擦力。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IO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2NC.弹簧的弹力是12ND.木块B受摩擦力大小为12N75°F0O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
5、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9应该是()A.90°B.45°C・15°D・0°8、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述正确的是:()A、第I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C、前内物体的位移为零D、第Is末、第3s末、第5s末物体所在的位置相同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
6、线运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有一矩形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物体受4个另B.Q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1(6分)、某物体牵引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运动,计时器每隔T=0.02s打出一点,从纸带上已测得连续8个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如图所示,AB=5.62cm,BC=5.23cm,CD=4・85
7、cm,DE=4.47cm,EF=4.08cm,FG=3・70cm,GH=3・31cm,HI=2.92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①这是不是匀变速运动?根据什么?。②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m/s2o③B点的瞬时速度i)b=m/So12(10分)、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下图(町所示.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下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祛码.(1)上述两
8、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理由是(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祛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