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09756
大小:344.1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8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城市综合实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以安徽省为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强15324070【摘要】本文根据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数据,选取了10个变量作为评价指标,组成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利用软件SPSS22.0,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7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聚类分析,并输出结果。根据结果,可将17个地级帀的综合实力分为四类,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在此基础上按不同类型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系统聚类分析;安徽省;城市综合实力一、引言1.1研究背景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腹部,地跨长江、淮河流域,属
2、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邻江近海的内陆省份,面积约为14万kn)2,人口6110多万,其周边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等省接壤,紧靠以上海为屮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安徽省拥有富集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资源,以及较强的科教资源①。在安徽省现行17个地级市屮,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笔者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10)的统计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茅异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2研究口的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了其综合实力的相对强弱,经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一
3、切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数据的分析,采取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将安徽省的地级市按综合实力的强弱进行聚类划分,并根据结果做简要的分析,冇针对性地提出能冇效提高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及措施。1.3研究意义安徽省有17个地级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六安市、阜阳市、铜陵市、淮南市、宣城市、宁国市、池州市、巢湖市、滁州市、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安庆市,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级市面临的具体情况又各有千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这些地级市综合实力的分析,可以依据各个城帀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提出更加具冇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二.指标选取过程2
4、.1指标选取根据安徽省2010年行政区划表,列出下列17个地级市名称,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六安市、阜阳市、铜陵市、淮南市、宣城市、宁国市、池州市、巢湖市、滁州市、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安庆市。参考了相关资料文献,从《安徽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统计网站上获取了2010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数据,经过仔细筛选之后,选取其中十大指标,包括常住人口数(XI)、GDP总量(X2)、财政收入(X3)、财政收入/GDP(X4)、财政支出(X5)、人均支出(X6)、人均GDP(元)(X7)、人均GDP(美元)(X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
5、0),组成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2.2指标选取的说明XI-常住人口数(万人):是各地区人口数量多少的直接反映,也是城市规模大小的具体体现。X2-GDP总量(亿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与发达程度,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直接体现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X3-财政收入(亿元):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屮捉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情况。X4-财政收入/GDP: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政府的工作效率。X5-财政支出(亿元人与财政收入一起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X
6、6-人均支出(元):人均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X7-人均GDP(元):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X8-人均GDP(美元人将人民币数据换算成美元,利于后续进一步的处理。X9-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元):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X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性生产、非进行性建设
7、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三、系统聚类分析3.1系统聚类分析原理聚类分析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品(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的样品(或指标)合并为一类。为了将指标进行分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