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96914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关于赴徐州宿迁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赴徐州宿迁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徐州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是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谷”之美誉。宿迁生态环境优美,科技园区众多,城市文明和谐。为了学习借鉴两市的先进经验。8月28日至9月1日,市政协学习考察组在贺书田主席带领下,一行16人赴徐州宿迁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先后学习考察了徐州市科技创新谷、潘安湖生态修复工程和宿迁市城建展览馆、京东(宿迁)全国客服中心等16处项目现场,认真学习两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科技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身临其境地感受两市超前思维的科学规划、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创新有为的管理模式、日新月异的发
2、展变化,让人惊叹,令人深思。一、两市基本情况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辖5区5县(市),面积11258平方公里,人口950万,素有“五省通衢”、“淮海之都”之称,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有2区3县和两个新区,8555平方公里,人口572万,系淮海经济圈、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宿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联合国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二、两市发展经验一是思想
3、解放、观念超前。两市对城市地位、作用的认识深刻。始终把城市建设特别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产力,始终坚持加大以城市建设特别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投资回报,而且能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长,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徐州市在城市建设上,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加大城市拆迁,建造绿地公园,还绿与市民,创造了“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优美城市环境,有效避免了大拆、大建、大创收的无序循环。两市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确定城市主题色、主格调,依照规划下大力气把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二是城市优美、特色鲜明。两市给人深刻的印象:
4、一是加快了全方位、立体化、高标准的交通体系建设,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道路建设标准高,每个城市都有一条甚至几条高标准的景观大道。三是以城市绿化为重点,加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绿化档次高,城内有公园和绿地精品工程。四是新区开发起点高,每个城市都在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高科技新区,努力提升城市规模和品位。五是房地产开发规模大,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新颖、居住环境优雅、物业管理有序。六是城市有特色、有亮点,极具吸引力。城市规划馆科学超前,做足“历史故事”,做活“水”文章,全力创建“苏北水城”。城市功能齐全、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社会繁荣,已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三是产业导向、定位准确。徐州市始终
5、坚持产业发展这一鲜明导向,把产业发展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指导思想,聚焦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加速构建“6+6”先进制造业、“333”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有效。宿迁市持之以恒抓创新、促转型,突出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培育,以“互联网思维”突破地域和资源局限,积极探索“互联网+大众创业”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创业、就业、创新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实现经济发展的“互联网再造”。四是科技领航、潜力巨大。宿迁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
6、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投资超上百亿元的京东信息科技园、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创造了备受瞩目的“宿迁现象”。徐州市以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富有魅力、宜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五是创新举措、务实开拓。徐州市聚焦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双向开放,积极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吸引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积极开辟对外开放新空间,举办多项重点招商活动,开放型经济“十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明显加大,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宿迁市把科技人才是创新创业的“
7、点金石”,实施“五大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0余人,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发挥优势作用。六是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徐州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兴产业投资逐年增大,发展速度惊人。徐工重型汽车、协鑫铸锭切片等项目建成投产,光刻产业科技园、瑞典宜家等高端项目签约落地,华为、微软、软通动力、阿里巴巴等一批ICT企业进驻。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1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