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78554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初中政治课堂的“互动”教学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政治课堂的“互动”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强调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牛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也强调老师应对学牛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更强调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这种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与牛牛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体现“以人为木”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互动”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互动”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牛
2、相互之间互动学习的互补作用,重视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牛自主学习和各抒己见。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从过去单纯关心的“如何教”,转变为“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层面上,教师根据实地情况,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教学策略、方法的设计上,着重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猜想,讨论交流,发表见解等,使学牛的主体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例如:在《世界文化之旅》这一框教学中,教师课前布置学牛对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民族节日、世界文化遗产、民歌民俗进行收集、整理,然
3、后引导学生归纳、充实,使学牛对世界文化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示成果,欣赏图片、音乐,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究、交流,从而升华理解知识。教学中,不仅体现教师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同时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师牛、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课堂牛动、活跃。在学生的眼里,学习不再是一种可怕的负担,而是一种可以表现自我、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学牛成长的真正的园丁。“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探究创
4、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教师根据教材,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讨论、观察、调查、实验制作、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出现,着重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明确目的、原则的基础上对方案和课题进行讨论,自由发挥想象,无顾忌地发表意见、想法;教师则起指导、归纳、协助、评价的作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思维更加开阔,表达能力更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事实证明,学
5、生们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互相的思维冲击,可以把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要学”为“乐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互动”教学关注学生个体经验,在体验中获取、拓展知识,谋求发展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牛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互动”教学使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牛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
6、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联系身边所见所闻,强调学生对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参与,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反省,突出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把学生看作是非常具体的、历史的个人,帮助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并内化为个人的智慧和价值。例如:《中学生上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这一专题的内容与学牛的实际牛活紧密相连,但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原因对上网的利弊还不能有一个正确的对待,因此让学生从内心里感悟上网的利弊需要一个深刻的认识过程。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7、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围绕中学生上网的状况、原因、目的等对“网吧”进行实际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学生通过资料的统计、图片的展示、图表的对比,就会切身地体验了上网的利弊,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达到知行的统一、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由于“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应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教学活动
8、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相互联系起来,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二)“互动”教学方式的表现课前精心设计教师在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牛活实际,准确把握学生的基础知识,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情感等因素,使所设计的讨论活动的难度为大多数学生所适应,以便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