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

ID:44064815

大小:32.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_第1页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_第2页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_第3页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_第4页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唾液酸酶测定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测定法(Blue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价值。方法以无菌棉试子采集符合标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用Blue法和传统的Amsel法金标准法,同时对476例送检样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结❷果❷Blue法和传统的Amsel法金标准法试验相比,两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令x❷❷2二3.79,❷P❷>0.05)。结论采用Blue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简便、快速、可靠,结果易判读,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好方法。❷【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法;细菌性阴道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产科皮肤性病科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诊断BV常用传统的A

2、msel金标准法[1],但此方法操作费时繁琐,主观性强,影响因素较多。现采用唾液酸酶法(Blue法)测定试剂进行BV的快速检测,并与常规的Amsel法金标准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❷1资料与方法❷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共476例,年龄20〜55岁,同时用Blue法与Amsel法,检测采集的阴道分泌物。1.2检测方法❷1.2.1样本采集所有对象就诊前72h内无性生活,均未采取灌注疗法及使用阴道乳剂,用无菌棉拭子收集患者阴道侧壁分泌物,尽量避免宫颈口分泌物的干扰,立即送检。1.2.2唾液酸酶法将棉拭子收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插入

3、试管溶液中,置于37°C温浴10min;加1或2滴显色剂至含有棉拭子的测试管中,轻摇混匀,3min内观察显色结果。结果判定:测试管中或棉拭子上显示蓝色或绿色,指示BV蓝检测阳性;测试管中黄色,指示BV蓝检测阴性。试剂由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❷1.2.3传统Amsel法诊断标准(1)阴道分泌物增多、变稀、有异味;(2)阴道pH值>4.5;(3)线索细胞阳性;(4)氨试验阳性,即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的K0H产生鱼腥味;(5)乳酸杆菌减少,<5个/油镜,加德纳菌和厌氧菌增加。符合以上3项即可诊断为BV,其中线索细胞是诊断BV最重要的依据。❷1.3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四格表的卡方(❷

4、xg2)检验。❷2结果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用❷xg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❷x令❷2=3.79,❷P❷>0.05),见表1。❷3讨论❷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指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产H❷20❷2的乳酸杆菌)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群(类杆菌属族、加德纳菌、莫比伦氏菌属、人型支原体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数量增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2,3]。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最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感染率在30%〜50%,发病率在10%〜30%,患者人数远高于阴道滴虫、霉菌等的感染人数,且易复发。另外,约50%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因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被贻

5、误诊断和治疗。唾液酶法可快速检测BV,此方法特异性高,操作简单,短时间内可检测结果,因此适合于妇科疾病的筛选普查。❷唾液酸酶法是以检测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群的代谢产物唾液酸酶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其机制是利用微生物独具的酶催化,结合发色物形成的酶快速检测技术,同Amsel法相比,唾液酸酶是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产生的特异性酶之一,其活性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严重程度成正比[4],不受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支原体等的影响,具有快速、省时、客观、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易判读及特异性强等特点。对于作BV诊断最佳标志的线索细胞的识别则受到显微设备的质量、样本的采集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6、主观性强,因而很难对判定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该方法利用阴道分泌物进行简便操作,在10min之内即可得出明确结果。❷本研究证明,用唾液酸酶检测法和Amsel法对育龄妇女进行BV的筛查,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❷P❷>0.05)o因此,采用唾液酸酶法诊断BV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特异性强、设备简单、快速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对于保护广大妇女身体健康、提高生育水平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亦可为临床诊治BV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❷参考文献❷[1]马玉楠•细菌性阴道病及其诊断.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0,23(5):303-304.❷[2]徐立群,梁婕音•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诊断及临床意义.

7、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40-141.❷[3]顾耀松•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法检测评价•中外医疗,2008,33(27):14-16.❷[4]AndrewsWW,TsaoJ,GolderbergRL,etal.Thepretermpre-dictionstudy:failureofmidtrimestercervicalsialidaselevelelevationtopredictsubsequentspontaneouspr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