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象山港赤潮防治对策(水动力)【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海洋科学象山港赤潮防治对策(水动力)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国内外研究动态赤潮作为一个研究专题产生于1974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第一界有毒甲藻藻华国际研讨会,随后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研究对象。美国在佛罗里达州进行了治理赤潮的实验研究,曾先后用Cu2SO4等4700种化学药剂杀灭海洋赤潮生物,但只有少量药剂有效,有效的药剂也存在使用量过大和对非赤潮生物的负面影响等问题。随着世界各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赤潮在某些海域频繁发生,其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这已引起各滨海国家的重视
2、。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仍进行了大量药剂杀灭方法和凝聚(絮凝)方法治理赤潮的研究工作。早期关于赤潮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赤潮生物生态生理学方面的工作。199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IntergovernmentalOceanographicCommission,IOC)和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CommitteeonOceanicResearch,SCOR)共同发起组织“全球有害藻华的生态学和海洋学(GlobalecologyandOceanographyofHarmfulAlgalBlo
3、oms,GEOHAB)”研究计划,以期通过对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的研究来提高对赤潮的预测预报能力,减轻赤潮带来的危害。该计划完善了GEOHAB的科学方案(SciencePlan),这标志着赤潮研究已成为全球海洋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中国的赤潮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52-1976年,赤潮有了科学的报道,如费鸿年对黄河口夜光藻赤潮、周贞英对福建沿海束毛藻赤潮的报道等。从1977-1989年,赤潮问题开始受到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家有关部门均先后设立赤潮研究课题,对此进行研究。从1990年起,以国
4、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赤潮重大基金为标志,赤潮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也先后启动赤潮研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两个重大基金项目最具代表性,即1990年启动的“中国东南沿海赤潮发生机理研究”和1997年启动的“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及防治对策研究”。这些项目的成果,大大缩小了我国赤潮研究与国际研究水平的差距,也为进一步开展我国的赤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2、选题依据与意义象山港是一狭长型半封闭海湾,狭湾外段夏季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冬季受长江径流的影响,余环流基本上以水平结构为
5、主,狭湾内段海域受外界影响较小,余环流基本上是表层向海而下层向湾顶的重力环流结构。而狭湾中段则受两种环流结构叠加的影响。港内水产养殖条件良好,是浙江省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2000年养殖网箱4万余只。沿湾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工农业污水以及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大量进入港湾,整个象山港水质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湾内频有赤潮发生。近年来赤潮的发生频率、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大,对该地区养殖业、渔业资源、渔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危害和威胁,严重影响了其经济发展。由于海洋环境
6、动力条件复杂且强,而海洋的基础生产力又主要由大小为微米至数十微米量级的浮游生物进行,因此海洋生态过程与以物理过程为特征的海洋学机制密切有关。赤潮藻也属于此类浮游生物,因此要认识赤潮生物如何在海洋生态群落中发展成优势种,需了解外界环境中营养物质和海流等因子是如何诱发/触发赤潮的生态学和海洋学机制的。这要从生态环境整体、从动态方面去阐明海洋赤潮高发区环境系统内赤潮生物生态过程、营养物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赤潮生消的关键物理过程之间的定量关系等,以揭示有害赤潮爆发的机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论文
7、的基本内容在了解象山港地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象山港赤潮水域发生的赤潮资料,分析该地区赤潮发生的成因;根据当今国内外赤潮防治研究的成果,结合水动力知识,对象山港赤潮防治提出合理性的建议。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象山港赤潮水域赤潮发生机理。(2)象山港湾的水体交换能力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制定论文完成的进度规划,合理安排写作时间;(2)了解论文的研究背景,进行论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3)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4)水动力分析;(5)对分析结果进一步归纳、总结
8、、提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论文的研究性结论。四、参考文献[1]AndersonDM,1997.Turningbacktheharmfultide.Nature,388:613~614.[2]YuZhiming(俞志明),ZouJingzhong(邹景忠),MaXinian(马锡年),etal,1993.Themethodofcontrollingredtide[J].JournalofO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