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

ID:44042440

大小:36.7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_第1页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_第2页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_第3页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_第4页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论月刊2012年第9期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民间组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案例的研究电瞰学法聲歸序200433)摘要:当代中国的民间组织是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起来的,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创新项目中可以看出,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移、协助政府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变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降低政府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功能具有被动性、选择性、有限性与共生性等特点。关键词:民间组织;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管制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分类号:C912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163-05in一、民间组织在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民间组织是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五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相继讨论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包括《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草案)》、《中国工会暂行法(草案)。根据当时政务院发布施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内务部制定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施行细则》,对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权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但从1949

3、年到1978年,在髙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政府管理体制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的选择性很强,只有工会、共青团和妇联有大的发展,其它则难以发育。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政府管理体制变革逐步推行,经历了从全能型政府到经济建设型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也0世纪80年代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尝试放开个体经营和私营经济,20世纪90年代推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权力的分化、机构精简、政府职能转变等。但市场和社会发育不同步,

4、事业单位及其传统管理体制、政府审批制度的弊端和社会阶层冲突等问题,掲示了由于社会领域的改革滞后于政府和经济改革本身所固有的弊端。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建设",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倡导创新管理方式等。这些改革的推行,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全能政府的角色和地位,政府不断探索能提高治理效能,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新的治理模式。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首次把“公共服务”确立为政府的基本职能,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建设服务型政府”确认为政府的目标,并且提出了

5、相应的措施。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后,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容和相应的公共政策体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做了系统的论述:“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

6、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中共十七大则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三个角度,系统的论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容。由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之一,是民间组织经历了20多年的沉寂之后再次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改革和政府对某些社会领域方式或退出管制,为民间组织的萌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民间组织数量大幅度增长,活动领域日益拓展。“政府对社会公益资源垄断性的逐步丧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从一部分社会公益领域中逐步退出,是中国艮间组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体制基律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课题(11YS258

7、);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学科研究课题(JF1010)o作者简介:冯#(1972—),女,四川邻水人,政治学淖士,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副裁投;蒋枷萍(1972—),女,广西忻城人,政治学惮士,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副教授。社会■■理论月刊201?年第9期=K;到社会服务、扶贫救困、弱势群体维权.社会保障等广泛的Sid础;而中国社会传统的互助、慈善精神和普遍的社会责任感,则是自下而上推动民间组织产生、发展并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精神背景。”⑵为了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1989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施行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

8、例》。该管理条例对管理体制等内容,作了原则规定,为我国公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结社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经过大罐工作,基本上理顺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了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分层”的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