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37895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也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也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置身新课改,比照当前的教学实践,我觉得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就当前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现实困境作简要分析,并就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困境1、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长期以夹,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生学,这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思想使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偏重知识讲解,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这就将学
2、生置于被动地位,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严重地背离了阅读本意。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在这“活动”中作者潜藏于作品之中,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发生心与心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所以当我们调动情感体验作品,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我们可以聆听作者的告诫,悟得文章的真义,获得灵魂的洗礼。所以这就要求读者与作者之间发生直面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对作品不断思考、创新,作品的意义在自主阅读的对话过程中生成,发
3、现作者,发现自我。2、在教学中肢解教材。由于受到信息及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以教材、教参为中心,以致于教参牵着教师的鼻子,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且大多数老师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整体把握,使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有限。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索,发现,而把所谓的"有创意"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活跃"其中,比如同桌探讨,
4、小组讨论,乍一看,课堂上热闹非凡,唧唧喳喳,而且还美其名曰“阅读教学创新”,而实际上学生又讨论了些什么出来了呢?阅读教学不是不能运用各种新方法,新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要用得合理,用的科学,用得有目的,用得有效益,只是为了追求"花样翻新"而盲目运用,不是创新。4、阅读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其实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
5、小学而大遗”05、语文阅读的积淀太浅。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使学生阅读的太少,并且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现在的学生学业任务又重,练习册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上各种辅导班,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时间只能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对策1
6、、教师不一定只就教材讲教材,还要注意拓展迁移。语文教学应强化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强化外联,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不忘通过与生活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学习语文不应只局限于小课堂内,封闭的教学空间只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阅读教学方式,应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3、教师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1)表演式教学。对于一些故事情节
7、丰富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表演。女叭〈皇帝的新装》、《项链》、《雷雨》等课文,都可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编写、自学自演。(2)以点带面”式教学。可抓住全文的中心词语或中心句,并以之为内核,辐射到文章的各个环节。如《巴尔扎克葬词》可抓住“天才”一词,进而发散至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四个方面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这对于线索明晰的文章特别适合,又如《故都的秋》可以整合成五幅画面一破院秋色,落蕊秋意、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奇景,一一赏来。(3)领悟式教学。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
8、悟文学作品的意蕴。如在讲解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不做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也有的学生说这个小屋并不存在,只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