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

ID:44035775

大小:4.6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18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_第1页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_第2页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_第3页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_第4页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一读片会俞元临病例男,3岁,以“行走不稳半年”为主诉入院。查体:脊柱胸段僵硬,活动明显受限,无其他阳性体征。T5-7髓外硬膜下占位,累及第6椎弓根。病理(C5-7椎管内外)不典型孤立性纤维瘤,瘤组织侵及骨组织,镜下见瘤组织结构复杂多样,包括(1)细胞密集区与稀疏区相间并存。(2)明显的粘膜变性区(3)多处瘤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呈肉瘤样,可见核分裂象(4)粗大胶原纤维区并透明变性明显(5)多数局限性坏死区(6)瘤组织侵及骨组织。Vim,EMA,CD99,SMA,CK,S-100,CD-56局灶(+),CD34(+),Ki67阳性率5%。孤立性纤维瘤SFT是一组少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

2、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发生椎管内少见。WHO将其归为一类少见的梭形细胞间叶肿瘤,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肿瘤,常表现为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由于孤立性纤维瘤质地较硬,可塑性较差,因此肿瘤早期就对脊髓压迫,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脊柱痛及肢体的放射痛,伴肢体麻木、无力,躯干及肢体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多见于青壮年及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大体病理:有包膜的分叶状软组织肿瘤,边缘光整,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质韧。组织学表现:梭形肿瘤细胞密集排列,细胞不均匀,,瘤内具有不同程度的致密纤维呈条带状或片状沉积,部分肿瘤血管丰富。免疫组织:CD34和Vimentin阳性,CD99,bc

3、l-2可以阳性。影像学表现SFT的CT、MRI表现:多数SFT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影,常为圆形和/或类圆形,少数表现长形、类圆形或梭形,当肿瘤较小时,密度或信号均匀,部分内见钙化影;当肿瘤体积增大后,病灶内出现不规则的囊变坏死;增强扫描肿块的实质部分一般呈轻至中度强化,钙化和囊变坏死未见强化。随着肿瘤不断增大,邻近组织呈受压推移改变,个别病例见破坏侵犯。由于MRI的信号表现与组织类型密切相关,所以MRI的信号改变用诊断SFT有重要价值。由于病理上显示肿瘤是由梭形细胞组成,其内有不同比例的纤维,部分区域间质血管较丰富。因此在MRI表现为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上为低或中低

4、混杂信号为主,高信号的较为少见。肿瘤越大,发生坏死、粘液变性和出血的几率越大。部分肿瘤可发生黏液样变、囊变、坏死或钙化,在CT上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而在MRI上则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SFT具有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有些区域细胞丰富,所以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大多数SFT肿瘤表现为中等程度强化,而且相对均匀强化。鉴别诊断(髓外硬膜下)孤立性纤维瘤应与脊膜瘤、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脊膜瘤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较晚,肿瘤绝大部分位于髓外硬膜下,肿瘤呈宽与硬脊膜相连,边界清楚,大多数脊膜瘤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易发生钙化,致使肿瘤信号不均匀,构成脊膜瘤的特征性MRI表现,囊变少见;增

5、强扫描绝大多数肿瘤呈均匀明显显著强化,可见“硬脊膜尾征”,此为诊断脊膜瘤的可靠征象。(T9-10髓外硬膜下)脊膜瘤(C3-4髓外硬膜下)脊膜瘤神经源性肿瘤部分沿椎间也呈“哑铃状”生长,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楚,由于神经源性肿瘤含水量高,所以95%肿瘤在T2WI呈显著高信号,有别于大部分T2WI呈等、略低信号的SFT;而神经源性肿瘤缺乏血脑屏障,增强扫描也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Schwann氏细胞,易发生囊变,钙化少见,环形强化是神经源性肿瘤重要表现。(T10-12椎管)神经源性肿瘤(T12-L1椎管)神经鞘瘤并囊变其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前纵隔)孤立性纤维并恶性变(腹膜后

6、)孤立性纤维瘤(右侧胸壁)孤立性纤维瘤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