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29487
大小:28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8
《儿童安抚治疗理论与辅导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撫治療(一)理論與自我管理技巧蔡明娟漱心坊心理教育訓練okmood@okmood・com講師簡介:■漱心坊心理教育訓練講師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高考臨床心理師證照署立台北醫院早療評估心理安撫的觀念人是為了獲得安撫而活溝通分析學(TransactionalAnalysis,簡稱TA)起源於1958年由艾瑞克伯恩所創始。「TA為一人格理論,以及一種針對個人成長與改變的有系統的心理治療方法。」伯恩從一些實徵的研究歸納出人類有幾種共通的需求,此種概念在TA中稱為渴望(Hunger)°它說明了人們在生理上,心理上
2、的基本需求,對人們日常生活、行為的影響。人類所有的需求都包含在這三種渴求當中。渴望(Hunger)可分為三種:刺激的渴望(Stimulus・Hunger)被認可的渴望(Recognition-Hunger)結構的渴望(Structure-Hunger)伯恩選擇安撫(Strokes)這個字就是來口嬰兒對觸摸、擁抱和輕撫的渴望。伯恩曾說過:「人若缺少安撫,脊椎將會萎縮」,滿足人性的渴望就是安撫。安撫的滿足在嬰幼兒時期主要的對象來自家人,父母提供孩子身體生長與感官刺激渴望的滿足,例如:提供餵食、擁抱呵護、玩具等,孩
3、子也從對環境探索行為中觀察父母的互動回應,瞭解父母對其行為的認同與否,建立起生活規範的觀念,能夠獲得父母的肯定與關愛,感受到好的自我價值感。對成人來說,成人學會一些替代的方式來獲得認可,不論是一個微笑、稱讚或是侮辱,都顯示我們的存在獲得認可,伯恩以「被認可的渴望」來描述這種需求的滿足。因此,安撫這個觀念是伯恩運用於溝通分析學裡說明人行為動力的來源。社交關注的需求是我們與他人之間關係的基礎,也是我們互相求助與互相關心的原始動機。因此,社交活動是人滿足安渴望的來源。也就是說,人從其社交活動中滿足其所需要的安撫。史
4、匹茲(Spit,1945)的研究在教養院長大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關懷之外,得不到其它精神上的安撫。Spit將這種情況稱為"母愛剝奪”。從研究中發現,很多這類的孩子有一些明顯的徵候:如嚴重的心理障礙。當他們長大後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更有甚至死亡而其真正原因卻無法查出的例子。哈洛與茲瑪曼(Harlow&Zimmennan,1959)的研究哈洛讓幼猴們一出生即離開母親,並且以「鐵絲媽媽■可餵哺」與「布媽媽•不可餵哺」作為兩個替代的母親,發現由鐵絲媽媽獲得餵哺小猴兒們,也與溫暖、柔軟的布媽媽長時間相處,特別是害怕的時
5、候。他們以恆河猴所作的實驗證明了史匹茲的理論,食物、水以及乾淨的環境並不足以使小猴子平衡的發展,牠們更需要與生物親近、有溫暖的接觸。馬可邁(MeCormick,1977)的研究實驗中,讓部分猴子完全隔離,在鐵籠中長大。一段時間後,將牠們與那些詢正常方式長大或有替代媽媽照顧的猴子放在一起。結果,被隔離長人的猴子充滿驚惶或是冷淡。長達十二個月沒有刺激與接觸的隔離,使得猴子無法恢復正常。顯然的,有又冷又硬的鐵絲媽媽比完全沒有與媽媽接觸來得好。因此,「正面的安撫是最好的,但是若不可得,則負面的安撫比完全沒有安撫好。」
6、安撫的意義定義:安撫是人與人之間交流認可的單位「交流」指的是兩個人在一剎那之間,互動時一來一回所交換的訊息,訊息包含社交的訊息以及心理的訊息。社交的息指的是眼睛看的見肢體語言和耳朵聽的到口語內容。心理訊息則是指互動後的心理感受是舒服的或是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可將感覺按喜、怒、哀、樂等加以分類辨別。安撫的結果取決於心理訊息。心理感覺是好的就是正面的安撫,心理感覺是不好的就是負面安撫。「認可」指的是對於人與人在訊息交換互動後,內心所獲得的結論與評價。它可能是因互動的感覺良好,而獲得受到對方的肯定、關心;也可能是因互
7、動的感覺不佳,而獲得受到對方的否定、冷淡。「單位」指的是兩人如甲、乙之間,甲方送出一個訊息給乙方後,然後乙方針對甲方的訊息回應一個訊息,如此過程稱做一個安撫單位。安撫依其性質分為四種:(1)正面的無條件安撫:沒有任何條件,只要你存在,便接納。如某人對我擁抱,微笑,讚美等。(2)正面的有條件安撫:具體指出做的好的地方,會令人感到愉快,但不如無條件安撫來得強烈。如:大家都準時到公司、上課認真抄筆記。(3)負面的有條件安撫:具體指出不洽當之處,較具有建設性。如:開會不要遲到、不要體罰學生。(4)負面的無條件安撫:此
8、種情況是安撫中最壞的一種。如:你很差勁、你真糟糕、我恨你。四種安撫的動作:尋求安撫給予安撫接受安撫拒絕安撫安撫在行為功能的作用:正面與負面的安撫左右人行為的發展安撫的結果使人產生好的與不好的感受,基於人「驅善避惡」的基本行為原則,嬰兒會以各種行為來測試是否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安撫,當某一種行為可以得到安撫時,就會重複這種行為,又因此再得到安撫的話,以後就會更常出現該種行為。藉由這種方式,安撫強化了行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