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29359
大小:8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低年级培养数感策略琐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年级数学课堂培养良好数感策略琐谈浙江省遂昌县实验小学廖凤标【摘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良好的数感在学习中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数学;在生活中能帮助学生灵活做出数学的判断,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策略。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数感的建立,倡导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良好数感,并把发展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在实践中深化数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感;在比较中发展数感;在综合运用中强化数感。【关键词】数学课堂数感培养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
2、数学素养,是人对数及数的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情感。它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的判断,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皱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数感的建立,并把发展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具体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岀解释。”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适
3、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积极回答:“我们的直尺上有0”,“温度计上有0”,“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体育比赛的比分上有0”……通过联系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还可以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温度计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表示与其
4、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又如:教学“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我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的辩论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门牌号,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居住区的邮政编码;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有几页,一页大约有多少字……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这种“亲数学”的行为,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二、在实践中深化数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
5、的生活实际,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深化数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创设和提供让学牛接触和经历的有关情境,采撷“生活实例”,让他们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感念,深化数感。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我乂长高了》,我先让学生估一估身上1米高的位置,然后用尺子量,再比划1米有多长,接着引导找一找教室里、操场上1米长(高)的物体,然后说一说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这些实践体验,将静态的结论性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
6、教学,学生成功体验了1米这个计量单位,更具体地把握了数的的大小,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化了数感。三、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感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理解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屮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操作材料,构建数学活动平台,帮助学生增强数感。女小在教学《数铅笔》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小棒来代替具体事物进行数数,学生有的1根1根地数
7、,有的2根2根地数,有的10根10根地数……然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数数的方法。在数数和交流过程中,学生了解了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了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10个I•是100o通过这样的数数活动,学生不仅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会了多种形式的数数方法,同时也经历了新的计数单位“百”的形成过程,锻炼了用数来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加深对数的理解,进而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四、在比较中发展数感比较有助于突出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更清楚地了解事物。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
8、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相当于这样的儿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教学《数豆子》这一课,我先让学生估一估一把豆子有多少颗,接着让学生数岀10粒豆子,然后通过比较再进行估计,最后组织数一数豆子的数量,验证估计结果,让学生进一步在比较中建立实际数量与估计数量的联系,在比较中发展对数的感知。又如:在教《100以内数的认识》后,组织学生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