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ID:44026788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上传者:U-7604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1页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2页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3页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4页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摘要: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一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论文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对策一、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有了较大发展,但其数量、规模和科技含量以及发展能力仍显不足,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不大从集群数量上看,中原城市群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群数只有100个左右,远低于浙江省年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000个的整体实力。从规模上看,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百亿以上产值的集群占全部集群数的比例不足10%,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下的产业集群占全部产业集群数(99个)的比例高达75%,甚至有的省辖市所有产业集群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下;从经济贡献度来看,中原城市群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GDP总量的13.82%,相当于三大城市群(京、津、冀,下同)GDP总量平均水平的21.2%;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总产值的20.84%,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工业总产值平均水平的28.24%;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的14.58%,相当于三大城市群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平均水平的21.21%汐'贸出口总额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外贸岀口总额的1.44%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外贸岀口总额平均水平的1.94%O(二)围绕省内优势企业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不多 我省在农机、轴承基础件、矿山设备、有色金属、纺织及建材等领域建设了至今在全国同行业中仍居于前列的大型企业,如一拖、洛玻,中信重机、洛轴等公司;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市场选择,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如宇通、新飞、安彩、双汇、北方易初等。但围绕这些企业周围,除双汇外并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群,企业在地区内基本处于“一枝独秀”状态。也就是围绕省内优势企业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不多,究其原因,也许同地方政府过度支持地方优势企业,以及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不够,从而间接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与此相反,有些企业的资源却为外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比如从洛轴流失的大量轴承人才,成为浙江武进等地的上千家中小轴承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三)大多数产业集群未形成自主创新机制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我省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抗风险能力较差。不仅自主研发能力弱,而且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也普遍低下,制造业集群区出现严重的”技工荒”,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显然,失去创新动力的产业集群是不可能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这不仅指高科技产业群,即使是像食品、纺织服装业这样的传统产业集群,忽视技术创新,不重视采用高新技术,也必将在竞争中走向衰败。(四)企业外包意识差,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我省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外包意识”普遍较弱,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尽管行业特色明显,但行业内部却缺乏细致的分工。多数产成品及其零部件都只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而配套企业吃不饱。这样,不仅分工得不到细化,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集群区内企业偏好”小而全”,开展企业合作和联合较为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传统思想制约,地域文化的局限,企业只知竞争不知联合外,更主要的可能在于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对合作伙伴的信用度不够,仅仅把信用限制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上,以致社会信用半径小,集群难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大量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缘由,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支持企业的横向分工。分工的途径有多种,从当今国际经验看,”外包”是促进专业分工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二、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发展机制,加强政府引导,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发展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围绕河南优势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河南有许多知名企业集群,在全国也有很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如潔河双汇、郑州宇通客车、中国一拖、北方易初、新飞电器、安彩高科、许继电器等,它们在同行业中都是位居前列的企业,从它们所在的行业特点看,有着相当长的产业链,产品涉及的范围也相当的广,一旦形成产业群聚,对地方经济必然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但事实是围绕这些优势企业,除一些食品产业外并未形成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没有转化为地区竞争力,对地方经济的 带动力与辐射力也有限。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围绕这些企业建立具有地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支持相关配套企业在本地区的建立和发展。再者,可以结合企业改革促进这项工作,改革过程必然要裁减大量人员,不应把这些人员看成社会包袱,要把他们看成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财富和基础。因为许多人都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政府应鼓励这部分人自主创业,特别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业,并给予有力的支持。政府还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害怕在本地区优势企业竞争对手的岀现和发展。河南各级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倾向是对于地方优势企业的过度支持,涉及到这些企业的许多方面都会大开绿灯。这实际上会抑制相关竞争对手的岀现,恶化它们的发展环境,这对强大产业集群的岀现实际上是不利的。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是我们看到,地区竞争对手的出现和强大,不但不是有害的,而且会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形成强大产业集群。(二)引导产业集群形成自主创新机制如前所述,河南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群体内合作创新机制还远未形成,除以双汇为龙头的潔河肉加工产业集群及其它少数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完善的创新能力及机制外,多数集群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只是简单的模仿,产品技术含量有限,在全国范围内品牌影响力有限,阻碍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及规模扩张。因此,要提高集群区的创新能力,既做大又做强产业,当前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政府部门要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包括社会化中介服务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应以高新技术园区为重要载体,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融资);此外,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在集群区落户。(三)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有利的环境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不足是产业集群数量偏少,规模不够,因此,应该努力构造适宜集群产生的经济环境。河南地处“中国之中”,是中华文明的发 源地,但同时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又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小农思想,普遍的自主创业意识缺乏,风险承受力偏弱,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在河南产业集群的自然产生及发展和壮大显得尤为困难,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一点就是广泛的树立人们的自主创新意识,为达到这一点建立完善的地区创业培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考虑在各个地区建立创业培训班,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育人们的创业意识,这种培训班甚至可以建立在镇、村一级。这种培训成败的标志不在于多少人掌握了创业知识,而在于是否帮助人们树立了自主创新意识。只要这种培训能够持续下去,一定能够改变人们的传统意识。(四)构建完善的区域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群内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即使是在以龙头企业为中心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但目前对于它们的金融支持体系还相当缺乏。这实际上是一个全国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了民营企业对于资金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河南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远低于沿海地区,现有的社会资金,由于人们的风险规避,多数进入正式的金融体系。而主要金融机构由于严格的风险控制,多数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只是紧盯大的和效益好的企业,从它们的业务规模和主要的业务对象看,这样的倾向也无可厚非。这样使象河南一样的内陆地区企业,特别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政府的财政支持(如前述基金的建立),主要在于激发和培养人们的意识和促使相关企业的产生,对于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政府不应介入,事实上也无法满足。因此,地方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应承担起这样的角色。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这些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此外,可以考虑建立民间基金,为避免乱集资倾向的出现,应规定每个基金的最高出资人数(这样更容易对具体的管理人监控),并由政府对其风险控制机制进行评估。(五)政府协调。作为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政府应该首先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 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外地客户前来采购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性;其次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增进厂商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三是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四是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力措施,解决集群中诸厂商共同面对的难题等等。此外,对于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雏形,政府要能尽早识别出,并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培育。具体而言,政府方面的合作重点是尽快建立9城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和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消除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该管的事务交给市场,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参考文献1张旭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2牛宝德:《要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党的生活,200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