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

ID:4402601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_第1页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_第2页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_第3页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屮国医学百科全书•屮医妇科学》屮对“带下病”是这样定义的: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色泽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称“带下病”。带下异常很容易被患者发现,且症状可以忍受,因此患者往往口行服用中成夯物和抗生素。事实上,带下病在中医妇科学上有严格的分型,这就要求因证立方,辨证施治。带下病的分型正常女性阴道内均有少量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这種分泌物大多来口宫颈腺体,部分由子宫内膜分泌或由阴道黏膜渗出,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分泌量均有明显的周期性改变,并受卵巢激素的彩响,称为白带。受体内雌激素的影响,带下量在月经干净后减少,排卵期增加,排卵后受孕激

2、素的影响量也会减少。妊娠期带下也较多,此即《沈氏辑要笺正》引王孟英所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所以,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的带下量变化无其他伴随症状时是不需要治疗的。带下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被广大女性所熟知的是狭义的带下病,即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黏腻或清稀的液体异常。临床上以带下明显增多常见。带下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湿邪又有内、外Z别,外湿一般指外感湿邪,内湿一般指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所以,临床上一般会将带下病分成脾虚、肾虚和湿浊。带下病的辨证治疗带下病的辨证要点在于辨别白带的量

3、、色、质和气味。一般来说色深、质黏稠、异味较大者多属实、属热;色淡、质稀、冇腥味者多属虚、属寒。分型不同治则不同,湿浊者宜利,偏热者宜清,脾肾两虚者则以补脾肾为主。脾虚型: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脾虚型表现为带下色口或淡黄、质黏稠、量多,面色胱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澹。舌淡苔白或腻,边冇齿痕,脉缓弱。方用完带汤加减:党参9g,白术10g,怀山药12g,苍术9g,陈皮6g,柴胡9幻炒荆芥6g,车前子(包煎)9g,茯苓10g,慧战仁12g加减。脾虚气陷者加升麻6g,黄罠20幻兼肾虚者可加川断12g,杜仲10g,菟丝子12g;体胖者,加制南星10g

4、,川朴9g,菖蒲9g;带多者,加锻牡蛎30g(先煎)。中成药可用参苓白术丸6g/次,3次/日口服;或千金止带丸9g/次,2次/日口服。肾虚型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阳虚者: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此型表现为白带清、量多、质稀,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清长而频数,夜间尤甚,大便瀟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方用内补丸加减:菟丝子12g,黄罠12g,潼痰藜12g,桑蝶虫肖10g,肉次蓉9g,燉牡蛎30g(先煎),桑寄生10幻荧实10g,山茱萸9g,泽泻9g,茯苓6g。夹湿热者可去掉肉欢蓉,加炒黄柏9g,败酱草10g,慧及仁15go中成药可用金匮肾气丸1丸

5、/次,2次/日口服;或金匮肾气片4片/次,2次/日口服。肾阴虚者:益肾滋阴、清热止带此型表现为带下赤白、质黏、无界味,阴部灼热或面部灼热,五心烦热、失眠,大便艰、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熟地黄15g,III茱萸12g,干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去皮),丹皮9g,知母15g,黄柏15g0偏阴虚火旺者可加炙龟板(先煎)10g,炙地骨皮10g。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1丸/次,2次/日口服。湿浊型:燥湿化浊、固摄止带此型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或黏腻有腥味,伴阴痒,或胸闷身困,乏力,纳差,口腻,尿少,舌苔黄白腻根厚,脉细濡。方用止带方

6、加减:猪苓、车前子(包)、赤芍各12g,黄柏、牛膝、丹皮、苍术、白术各10g,泽泻、茵陈各6g。若腹痛明显,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g,以行气止痛;若纳差、便澹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g,加生慧戏仁20g,云苓18g,以健脾祛湿;痰湿重者加制半夏6g,瓜萎皮10g;寒湿重者去茵陈蒿、黄柏,加艾叶10g,小茴香6g,吴茱萸6g;热重者可加炒黄苓6g,龙胆草6g。治疗该型带下病的中成药较多,可用花红片4片/次,3次/H口服;或金鸡胶囊4粒/次,3次/口口服;或妇炎康片6片欣,3次/口口服;或宫炎平片4片/次,3次/日口服;或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日口服。

7、综上所述,带下病患者不可盲目自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另外,从西医的角度来说,五色带下多见于富颈癌晚期;炎症带下一般由细菌、滴虫、假丝酵母菌及人型支原体、解服支原体等感染所致;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也可以出现带下增多;非炎症带下过多则是与内分泌失调、盆腔充血以及精神因素有关。这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约物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