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20226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论文-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摘要】口的:观察屮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中药组服用宫瘤清胶囊,1次3粒每H3次;屮西药组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日1次,同吋服用宫瘤清胶囊,1次3粒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用约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监测肌瘤大小、激素水平和了宫动脉及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休征明显改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激素水平都有所改变,了宫动脉及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
2、具有显着性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子宫肌瘤;小西药结合;临床观察子宫肌瘤是女性牛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生长均与女性雌激素水平相关[1],育龄妇女发生率为20%〜25%,是导致全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子宫切除术和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这两种方法均有很大的副作用。近年来,本院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入选标准214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依据卫生部发布的《屮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中华妇产科学》
3、[4]判断为气滞血瘀型了宫肌瘤的患者,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1.2排除标准在治疗前6个刀未用过激素药物,并行诊刮病理证实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无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不伴有子宫及附件的其它肿瘤。1.3-般资料214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依就诊先后编序,按照由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号分为3组:中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3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lo表1患者一般资料(略)1.4治疗方法西药组口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每晚睡前服用;中药组服用宫瘤清胶囊(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次3粒1日3次;中西药组
4、自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每晩睡前服,同时服用宫瘤清胶囊,1次3粒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1.5观察指标监测月经、痛经、非经期下腹痛及贫血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均由专人行盆腔妇科检查及彩超监测子宫及子宫肌瘤三维径线、子宫动脉和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计算肌瘤面积,计算公式:子宫肌瘤或子宫平均体积(cm3)=0.523XaXbXc(a,b,c分别代表子宫或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了宫或了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百分比(%)=[1-(a3Xb3XC3)/(aOXbOXcO)]X100%(a0、b0、cO分别代表治疗前
5、子宫或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a3>b3、c3分别代表治疗3个月后子宫或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黃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雄激素(T),观察治疗前后了宫血流情况。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1.6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13统计分析软件,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同组用药前后比较用非参数配对t检验。2结果2.1症状体征214例患者在服药后1个月时均出现闭经,痛经、非经期下腹痛症状逐渐消失。屮西药组冇3例(4.2%)
6、患者服药早期出现轻度恶心,继续服药后症状自然消失,14例(19.4%)患者出现潮热、多汗等轻微绝经期症状;屮药组有3例(2.8%)患者服药早期出现轻度恶心,继续服药后症状口然消失,10例(14.1%)患者出现潮热、多汗等轻微绝经期症状;西药组有11例(15.5%)患者服约早期出现轻度恶心,继续服药后症状自然消失,18例(25.4%)患者出现潮热、多汗等轻微绝经期症状。所冇病例均未发现明显体重增加及乏力、色索沉着、低血压等副反应。2.2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各组治疗后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其屮屮四药组作用最明显,子宫缩小率和肌瘤缩小率与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具有显
7、着性意义,P<0.05o结果见表2。表2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比较(略)2.3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各组用药后血清激素水平都有所改变,FSH、LH、P、E2、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P<0.05);与PRL治疗前相比明显壇高,差异具冇显着性意义(PvO.Ol,P<0.05)o其中,屮西药组各项指标值的变化值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变化值,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P<0.05);西药组变化值大于中药组变化值。结果见表3。表3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