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子宫腺肌症20例临床病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腺肌症20例临床病例分析子宫腺肌症20例临床病例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2],但其临床漏诊率其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提高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的标本146例,单纯病灶挖出的子宫腺肌瘤标本6例。146例患者病理确诊有子宫腺肌症18例,子宫腺肌瘤2例。本研究对此20例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标准按陈忠年等的
2、标准进行评定[3]o结果发病情况:本组病例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3.7%(20/146)o20例中,已产妇19例(97.5%),未产妇1例(0.5%);原发不孕1例(0.5%),继发不孕4例(20%);有剖宫产史2例(10%),人工流产史8例(40%),有放置宫内节育器史1例(0.5%),诊断性刮宫史1例(0.5%);以及行双侧输卵管通畅检查和双侧输卵管结扎史分别为1例(0.5%)和1例(0.5%)o就诊年龄大多在30〜50岁(87.3%),其中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41.5
3、岁。症状:20例中,有子宫增大15例(75%),痛经11例(55%),月经过多或月经紊乱14例(70%),无症状3例(15%)o16例子宫增大者中,4例子宫〈孕12周;单纯子宫腺肌症无1例超过孕12周,而子宫增大超过孕12周的2例患者,均合并子宫肌瘤。术前诊断:本组术前诊断有子宫腺肌症(或腺肌瘤)12例(51%),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15%),而单纯误诊为子宫肌瘤5例(25%)O20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提示有子宫腺肌症(或腺肌瘤)11例(55%),而误诊为单纯子宫肌瘤者,竟达5例(25%)O病理特
4、点:本组标本在大体描述中均不详细。在较详细的9例中,病变分布部位以了宫后壁均匀弥漫多见,占43.8%o而子宫前壁、底部及双角则较少。20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单纯子宫腺肌症(或腺肌瘤)6例(30%),合并子宫肌瘤8例(4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20%),合并卵巢肿瘤5例(25%)o讨论发病率: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异较大,占全子宫切除标本的10%〜88%。本组5年内有子宫腺肌症20例,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木146例的13.7%o由于木症的确诊仍需病理组织学,而木症的病理诊断标准目前乂尚未
5、完全统一,故而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对本症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发病原因和机理:木症的发病原因和机理仍不十分清耄,从本文资料看,95%的本症患者有分娩史,提示妊娠可能与本症的发生有关。木研究中,人工流产和放置宫内节育器史分别占40%和0.5%o共有80%的患者曾有宫腔手术(或操作)史,说明宫腔手术可能是本症发病的诱发因素。因在妊娠或宫腔操作(或手术)时,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及浅肌层,引起炎症性疾病,促使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生长而发病。本研究资料还提示,10%的患者有剖宫产史,0.5%的患
6、者有绝育史。关于剖宫产而诱发本症已为人们所接受。行双侧输卵管结扎后,月经期可使两侧子宫角部压力增高进而诱发本症。因此说明,妊娠或宫腔操作或手术可能是促使木症发病的关键因素。虽然本研究资料显示,本症大多发生在30-50岁的生育期妇女,且常合并子宫肌瘤等雌激素相关疾病,但这可能是在妊娠、宫腔操作或手术等情况下而促使木症发生的。诊断和诊断方法:近年來,随着阴道B超的开展,对本症的临床诊断不断提高,但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仍然较低。木研究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仅有54.9%,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也只有55.0%。因此,
7、木症的确诊仍需病理组织学检查。在B超检查的同时,仍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必要的盆腔检查。参考文献1周应芳,麦永嫣,郑淑蓉•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和诊治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502-505・2陈忠年,杜心谷,刘伯宁•妇产科病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35-138.3刘伯宁,陆丽华•子宫腺肌症临床误诊原因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