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

ID:44008271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_第1页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_第2页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_第3页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_第4页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心智成长,心智成长的源泉是人的经验在学习中得到不断生长,建构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经验课堂”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本文从现象引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并从经验的视角建构课堂教学范式,找寻实施“经验课堂”具体策略,对“经验课堂”有效践行课程改革理念进行了反思。【关键词】经验课堂;建构;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1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039-03【作者简介】刘海林,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研室(江苏淮安,223000)小学数学教研员,高

2、级教师。一、缘起:传授知识还是获得经验李老师是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她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而且能够吃透教材。课堂教学做到对每个概念细致讲解,对重难点部分反复提醒,同时解答习题也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各种解法。可是每次学业水平测试的结果却不理想,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上课时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学生并没有掌握,甚至讲过的一些原题也答错。李老师的烦恼不但引起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共鸣,而且也引发我们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深层思考。课堂上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引发学生经历过程获得学习经验?换言之,课堂是该向学生提供教学还是引发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人类不是通过创造独立于个人经验之外的

3、客观现实的心理表征来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的过程是学牛建构个人经验系统的过程。反思“李老师们”的教学,他们的主要策略是讲解和做作业,这一行为立场使他们把学习理解为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过程,因此,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在学习,是不是有真学习的发生并非他们课堂观察的关注点,他们关注的是教学内容而非学习者。可以看出“李老师们”在课堂上对人的关注是缺失的,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经验与原有知识基础上创建意义,从而发展自己的经验。每个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只有靠自身积累经验,他人是无法

4、直接传递的。因此,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经验的获得与发展应是教学的题中之义。二、建构: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经验课堂”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心智成长,心智成长的源泉是人的经验在学习中得到不断生长,建构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经验课堂”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从“经验”的自身性质來看,它包含主动尝试与被动接受结果两方面因素。孩子喝了一口热水被烫了从而获得了经验,喝热水是主动尝试行为,被烫则是被动接受的结果,孩了是在主动尝试与被动接受结果之间进行思考而获得经验的。告诉孩子水是热的是在教授知识,孩子体会到水是烫的则是获得了经验。因此,课堂上应先给学生

5、主动尝试的机会,再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行动和产生的结果进行关联性思考,通过分析、判断、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发现联结的详细情况,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课堂教学耍成为学生经验生长的重耍场所需耍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要基于经验,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来激活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已有经验,这是经验牛长的根。其次要积累经验,给学牛主动尝试学习获得初始经验的机会,并向同伴及老师表达自己获得的经验,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经验。最后要发展经验,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使经验得到发展,引导学生对获得经验的过程回顾反思,让新获得的经验与已有经验建立起结构性联系,让经验得到内化。由

6、此理解,我们为“经验课堂”建构一般性教学范式(如下图)。从经验的视角理解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经验得以生长的主要场所,需要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范式,以便“经验课堂”的教学思想能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具体步骤可增减、可循环、可更序,但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基于经验、经由经验、发展经验,要冇利于学牛构建个性化经验系统。三、实践:找寻促进经验生长的具体策略“经验课堂”的教学范式规划了课堂的教学结构,但是如何结合学习内容设计有效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教学需要教师贡献自己的教学智慧。1•情境一一激活经验理解数学本质。

7、情境的创设既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已冇的生活经验,更耍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木质。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认识比》时,教材呈现了生活情境: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果汁和牛奶的杯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这样的情境引入“比”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同类量的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份数(倍数)关系”这一概念木质,这就需要对情境进行适当的加工:妈妈每天早晨都准备2杯果汁和3杯牛奶。准备2天,需要几杯果汁和牛奶?3天呢?1周呢?准备的天数越多,需要的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就越多,数量增加了,但是什么没有变化?引发学生思考:果汁和牛奶的数量增加T,但是它们的倍数关系没有变,也

8、就是2份果汁和3份牛奶。这时引出果汁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