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

ID:44007059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分析摘耍: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釆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和屮西药联合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该项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2.73%,两组该项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

2、比有显著差异(P<0.05)o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案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腹泻;临床特征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儿科疾病,若是不及时釆取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控制,会导致患儿机体营养流失,新陈代谢出现紊乱等问题,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临床上,采取的西医治疗方式多使用多酶片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很容易导致患儿肠道菌群出现迁移性变化,引发内源性感染,故而临床上常采取中西药结合方式进行治疗[1]。为了分析小儿消化不良引发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观察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案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

3、疗效,本文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4例采取中西结合方案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杲,现整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取于2011年12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4例患儿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3±1・5)岁;病程9d〜10个月,平均病程(2・4±1.3)个月;观察组中44例患儿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4±1.6)岁;病程10d〜10个月,平均病程

4、(2.6±1.4)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和中西药联合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杲(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儿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改善酸碱代谢失衡,营养供给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在采取上述方式治疗基础上,给予多酶片进行治疗,2〜3片/次,3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同吋联合使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6g/次,3次/d;上述两组患儿治疗持续2个月。1.3证候评价观察和分析两组患儿采取上述方式治疗后10d和30d时大便次数改变及便样性质变化,观察和

5、记录肠鸣、腹痛、暧气反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时间,同时依据患儿面色异常情况、神疲乏力、食欲等因素对两组患儿证候进行综合计分,并进行对比。1・4治疗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儿接受上述治疗后,大便次数、便样性质基本恢复正常,腹胀、肠鸣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证候评分减少幅度在70%〜95%;有效:大便次数、便样性质等症状较治疗前得到改善,证候评分减少幅度在30%〜70%;无效:大便次数、便样性质等症状治疗前后并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所加重,证候评定积分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标准。总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1.5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

6、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2.73%,两组该项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1.2两组患儿证候评分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观察组44例患儿治疗10d和30d时中医证候评定积分分别为(52.59±3.26)分和(59.34±2.66)分,对照组44

7、例患儿治疗10d和30d时中医证候评定积分分别为(42.49±5.38)分和(47.34±8.37)分,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平均吋间为(12.43±3・4)d,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平均吋间为(17.68±5.7)d,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吋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引发小儿消化不良原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症状不具备典型特征,呈现为多样性、综合性,且会根据小儿体质强弱表现出一定的差界性,而临床上采取针对性治疗优势并不明显。一•般來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