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ID:44006005

大小:3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7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_第1页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_第2页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_第3页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_第4页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主要存在国有股权虚置、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国有股权"一股独占,一股独大"以及经理层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现象。有鉴于此,为了确保国有上市公司的有效经营,维护股东的权益,&ibsp;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开始全面铺开。《指导意见》指出,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

2、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独立制度概述独立董事(outside&ibsp;directors)是指排除执行董事(executive&ibsp;directors)、关联董事(affiIiate8nbsp;directors)、灰色董事(gray8nbsp;directors8nbsp;or8nbsp;gray8nbsp;outsiders)后的董事会成员(Mrkdnd&ibsp;Li,2001),也即是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存在与公司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做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非全日制工作的董事。这儿执行董事是指既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又是公司董

3、事会成员的董事。关联董事是指与CEQchief&ibsp;executiveSnbsp;officer)或执行董事有亲戚关系的人、前任总裁、关联企业的董事担任的董事。灰色董事是指其和雇主公司有大的交易的董事。灰色董事通常是借款给公司的银行家、公司的供应商,政府关联企业中的政府公务员等。之所以要将独立董事和关联董事、灰色董事区分开来,就是因为他们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足以使得人们有理由对他们做出的判断的独立性提出质疑(HernalinSnbsp;andSnbsp;veisbach,1988)o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解决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日

4、益分散化、所有权和控制权日益分离、管理层日益获得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股东权益不被管理层侵害而设置的。关于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lbsp;目前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38nbsp;种:1.监督职能。Byrd(8nbsp;1992)&ibsp;以处于要约收购中的公司为样本,&ibsp;考察了收购方股东的收益与外部董事之间的关系,8nbsp;发现独立董事在对收购进行监督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唐跃军(&ibsp;2004)&ibsp;的调查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发挥了监督职能,&ibsp;其实现监督职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4&ibsp;种:&ibsp;

5、知情权;表决权;通报权;撤换经理人员。1.决策职能。Brickly(&ibsp;1987)8nbsp;认为独立董事可以运用他们丰富的商业经验、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知识,&ibsp;来帮助企业管理者解决经营上的难题,8nbsp;构建重要的商业战略。秦丽娜(Snbsp;2005)8nbsp;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可以帮助公司抓住市场机会,&lbsp;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源,8nbsp;提高公司在制定战略时对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蔡彬清(8nbsp;2005)&ibsp;也认为独立董事能对公司重大项目决策从更高层次着眼,&ibsp;从更客观的角度、更科学的视角把关,&

6、ibsp;提供有价值的意见。2.政治职能。Anup(1998)8nbsp;研究发现,8nbsp;当政治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时,8nbsp;企业中常常就会有很多具备政府背景的独立董事;相反,&ibsp;如果企业由于环境污染或者垄断问题而同政府存在较多分歧时,企业中具有律师背景的独立董事就会增加,&ibsp;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洞察的意见,8nbsp;帮助企业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相关行为。二、独立董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tevis和hbrth(1979)指出: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这儿的潜在利润也即外部利润,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

7、构中无法获取的利润。只要这种外部利润存在并且这个外部利润不能在现有制度结构中获得,制度变迁的主体就有动力进行制度的再安排。这种新制度安排的目的就在于使显露于现存的制度安排结构外的利润内部化。在制度变迁的过程当中,变迁主体可能是个人、团体,也可能是国家。新的制度被创造出来目的是为了获取在原有制度框架中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但是制度结构是由一个个制度安排构成的,一个特定制度的不均衡,将引起其他相关制度的不均衡,一个特定制度安排的不均衡将导致整个制度结构的不均衡(林毅夫,1989)o—个新的制度安排是否有效取决于新的制度能否尽快的实现各制度安排之间的好的均

8、衡。按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制度变迁可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