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

ID:44005878

大小:8.5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7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_第1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_第2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_第3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_第4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1、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态受破坏,少数生物种群增殖水体发臭、蓝绿藻、鱼腥藻等生长导致水质变差水的透明度减低(影响旅游业和人畜饮水)水中溶解氧消耗“赤潮”、“水华”暴发有毒藻类向水体释放毒素(9g/kg致死量)影响渔业生产营养状况叶绿素a(g/L)透明度(m)总磷(g/L)总氮(mg/L)COD(mg/L)浮游藻类优势种群极度贫营养0.1015.00.90.020.24__重贫营养0.268.02.00.040.48__贫营养0.664.44.60.080.96金藻纲贫中

2、营养1.602.410.00.161.80隐藻纲中营养4.101.323.00.313.60甲藻纲中富营养10.000.7350.00.657.10硅藻纲富营养26.000.40110.51.2014.0硅、蓝藻纲重富营养64.000.22250.02.3027.0蓝、绿藻纲极度重富营养160.000.12555.04.6054.0异常性生物2、湖泊营养类型2、湖泊“水华”暴发以太湖为例:每年5月暴发“水华”----蓝藻水华蓝藻(蓝细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菌,能够生存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比其它生物

3、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条件适宜,某些蓝藻能快速生长,达到一定的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大暴发),形成藻类集体(蓝藻水华)产毒藻:鱼腥藻、束丝藻、微囊藻、节球藻、念珠藻、颤藻蓝藻水华爆发蓝藻水华爆发2海洋赤潮中国的三个赤潮高发区:渤海、东海、南海赤潮生物:原甲藻赤潮、钟叶虫赤潮等海洋赤潮与水体污染(富营养化)和大尺度气候变化、海洋物理性质等有关有毒鱼类死亡藻类大量繁殖无毒水母大量生长3、海洋赤潮以舟山渔场赤潮为例:1998~2002年5月份在同一地点大规模暴发原甲藻赤潮,在同一地点有亚历山大藻(有毒)伴随生长。赤

4、潮形成锋面,此时淡水、陆架水交错(盐度为2%)例如:伶仃洋营养化但不发生赤潮香港牛尾海中营养但经常发生赤潮4、造成富营养化原因点源污染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处置场面源污染城镇地表径流、农牧业区地表径流、矿区地表径流、大气降尘、湖泊养鱼、水面娱乐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大量合成洗涤剂2、面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径流污染3“水华”、“赤潮”的产生条件“水华”、“赤潮”发生机理到目前没有彻底弄清楚环

5、境条件:温度、水动力条件………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盐浓度氮、磷某些刺激因子铁、硅、维生素、微量元素4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对策治理污水、去除氮磷控制暴雨径流污染控制大气、固废污染控制水产养殖强度合理施肥、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前置库技术控制污染物入湖湖内和湖滨带生态恢复生物控藻(放养食草鱼和贝类、采用藻病毒等)底泥疏浚、调水冲湖、水体充氧、投放药剂控藻、收获藻类。4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对策治理污水、去除氮磷控制固废污染控制水产养殖强度合理施肥、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前置库技术控制污染物入湖湖内和湖滨带生态恢复生物控藻(放养食

6、草鱼和贝类、采用藻病毒等)底泥疏浚、调水冲湖、水体充氧、投放药剂控藻、收获藻类脱氮除磷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湿地系统控制面源氮磷污染WaterSedimentAirN2+N2ONH3Org-NNH4-NO2-NO3-NH4-NO3-Simplifiedwetlandnitrogencycle人工湿地除磷特性研究物化吸附、共沉淀生物吸收、直接截留不同湿地结构除磷效果对照Ca、Fe、Al、Mg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有机磷沉积/直接截留无机磷生物吸收异养降解物化吸附共沉淀过饱和CaCO3土壤、根系层、填料床吸

7、收湿地植物/漂浮生物/微生态结构吸收ConstructedwetlandsFreesurfaceflowwetlandsSubsurfaceFlowWetlandsSubsurfaceFlowWetlandsHorizontalSSFSubsurfaceFlowWetlandsVerticalFlowSystem滇池边的人工湿地湿地植物湿地植物表面流布水系统Someparameterforsystem(1)HydraulicslHydraulicloadingrateqi(HLR)qi=Qi/A(4.1

8、)whereA=wetlandtopsurfacearea(m2)qi=HLR(md-1;oftenexpressedascmd-1)Qi=wastewaterinflowrate(m3d-1)lNominaldetentiontimeττ=εLWh/Q(4.3)whereL=length(m)Q=flowrate(m3d-1)W=width(m)τ=nominaldetentiontime(d)(2)WaterbudgetThedyna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