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5073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弥漫性轴索损伤8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弥漫性轴索损伤80例临床分析【摘要】为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80例DA1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80例DA1患者中恢复良好13例(16.3%),中残15例(18.8%),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18例(22.5%),死亡34例(42.5%)。DAI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的最重要因索,早期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大脑脑白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发牛在脑白质区以
2、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闭合型颅脑损伤,DAI是导致颅脑创伤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耍原因,也是导致颅脑伤病人长期昏迷的唯一确切因索,随着近年來对DA1研究的日益深入和CT、MR1技术的发展,对DA1的诊断和治疗亦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冋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的80例育完整的临床、CT资料及部分MRI的DAI病例,并参考相关文献,讨论DAI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纽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10〜72岁,平均39.5岁。致伤
3、原因:车祸伤62例,高处坠落伤12例,钝器打击伤6例。1.2临床表现(1)原发意识障碍:木组全部患者伤后均呈持续性昏迷,持续时间超过6h。(2)入院时GCS评分:3〜5分54例,6〜8分19例,9〜12分7例。(3)瞄孔变化:一侧瞳孔散大者22例,双侧瞳孔散大者12例,4例双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4)牛命体征变化:呼吸改变者68例,表现为频率减慢、加快或呼吸不规则,54例呈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5)病理反射: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66例,单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4例。1.3影像学表现木组均在伤后6h行脑CT扫描,部
4、分患者行脑MRI扫描,其中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以及阱月氐休、脑十或小脑有小的1F•占位性出血灶45例;双侧弥漫性脑肿胀,脑室、脑池缩小、屮线结构无移位21例;脑室出血6例。8例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1.4治疗方法141非手术治疗:本组48例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①入院后及时行必要检查,及早明确诊断,有休克者给予抗休克治疗,解除呼吸道梗阻,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辅助呼吸;②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维持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③监测电解质、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保持内环境稳定;④常规应用止血剂、促醒、抗癫痫,氧自山基清除剂,胃黏膜保护剂、神经细胞代谢约物及激素,鼻饲流质饮食,并且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⑤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加强护理质量,预防各种感染;⑥病情稳定后,尽早行高压氧促醒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以提高抢救机会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1.4.2手术治疗:本组32例行手术治疗,14例行单侧额颖顶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颅内血肿淸除;2例行双侧额颛顶部大骨瓣减压术;5例行骨瓣开颅駛膜外血肿清除术,駛膜下血肿清除术;3例迟发性颅血肿行手术清除血肿;3例患者住院期
6、间发生脑积水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5例脑室外引流。2结果临床疗效采川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5级划分【1】:其屮恢复良好(5分),屮残(4分),重残(3分),植物牛存(2分),死亡(1分),疗效判定时间为伤后6个月。:本组8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3例(16.3%),中残15例(18.8%),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18例(22.5%),死亡34例(42.5%)。3讨论Adams[2]^1982年提出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念,并作为独立的疾病类型。DAI是弥漫性脑损伤的主要类型[3],在重型颅脑创伤屮占28%〜42
7、%,病死率烏达42%〜62%。木组病例死亡率高达42.5%0H前临床诊断多依赖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由T-DAI的CT征象多样化,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MR1对纽.织水肿敏感性高,具有多方位成像及无颅骨伪影干扰,対DAI的诊断,明显优于CT,特别是对脑干、腓月氐体深部的损伤观察更是CT所不能及的。MRI能对细小的早期损伤灶显示出高信号。在1982年,Gennarelli[4]利用特制装置,成功地用灵长类动物复制出与人类DAI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一致的创伤性迁延性昏迷的动物模型,证明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头部
8、在加速运动时脑深部组织因剪•应力作用引起的损伤,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分布范围与加(减)速度的人小、持续时间以及头部运动的方向有密切的关系。加(减)速度小、持续时间长(10〜20ms)的加/减速运动容易产生DAlo不同旋转方向造成的DAI轻重不同,从重到轻排列,头部轴向(水平位旋转)>侧向(冠状位)>斜向(介于冠状面和矢状面之I'可)>前后向(矢状面),头部轴向旋转较侧向旋转更易产生意识丧失。目前人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