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

ID:44000402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_第1页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_第2页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_第3页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_第4页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安徽省沿淮地区稻茬麦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试行)(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稻茬麦的主要栽培技术,适用于安徽省沿淮及江淮地区稻茬小麦生产。2产量指标与产量结构每亩350〜400公斤;穗数35〜38万穗,每穗32〜35粒,千粒重35〜38克。3占占种选择根据腾茬早晚,选择适宜品种,早茬选用半冬性品种,晚茬选用春性品种。选用的品种应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处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泄委员会审盘,适宜安徽省沿淮及江淮地区种植。4整地4.1整地方式免少耕或浅旋耕机械整地,每隔2-3年深耕或深松幣

2、地一次。4.2整地质量在水稻收获前10〜15天断水,保证水稻收割后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土壤墻情不足应先造埔,并根据土壤摘情调整旋耕深度以及是否应用镇压装置,以提高整地质量。4.2“三沟”配套要求HI内“三沟”(畦沟、腰沟、IB边沟)深度分别达到0.2米、0.25米和0.35米左右;III外大沟深0.6〜0.8米,“三沟”配套,沟沟相通,主沟通河,达到南停山干,减轻渍涝危害。5施肥5.1施肥量亩产400公斤的产量水平,每亩施纯氮10〜13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4〜6公斤,硫酸锌1〜1.5公斤,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述[H秸秆300公斤。5.2肥料

3、分配有机肥、磷钾肥、锌肥全部做基肥,氮肥总量的60%做基肥,40%川作追肥。在缺硼地区每亩施硼砂1公斤作基肥。5.3施肥方法基肥施用方法:冇犁沟深施和撒肥深翻两种方法。干旱年份采用犁沟深施,即随犁地将肥料施于犁沟,随即翻堡覆盖;土壤湿度较大,采用先撒施肥料,然后翻耕将肥料埋入土中。追肥施用方法:用楼穿施或趁雨撒施。5.4秸杆还田秸杆还田具冇保墻、抑制杂草、增加上壤冇机质的作用,冇利于捉高小麦产量。一般每亩直接述03秸秆300公斤,切割成10〜20厘米(也町整株稻草下地),均匀覆盖00而,以草不成堆,FR不露土为宜。小麦播种后覆盖或越冬前覆盖均可。6播种6.1种了

4、质量选用的种了质量应符GB4404.1规定指标。种了纯度299.0%,净度398.0%,发芽率$85%,水份W13.0%。6.2药剂拌种播前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15%粉锈宁75克+水3公斤搅匀,拌麦种50公斤,边喷边拌,拌后稍等晾干后播种。可预防地下害虫和小麦纹枯病、锈病及门粉病。6.3播种期与播种量沿淮地区半冬性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句;每亩播种量为9〜10公斤;春性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每亩播种量为10〜11公斤。江淮Z间半冬性品种的适宜播期为10月屮旬,每亩播种量为9〜10公斤;春性品种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0〜

5、11公斤。播期推迟,播种量适当增加,最佳播种期每推迟3天,每亩播种量增加1斤。6.4播种方式机械条播:用稻麦条播机进行精量播种,行跖20厘米以上,播种深度3〜5厘米。人工撒播:水稻收获后趁墟播种,埔情不足的,灌跑马水造境。浅旋耕整地,种子与三元复合肥混合均匀后撒播。土壤墻情适宜时开沟做畦,畦面宽度因开沟而异,一般畦面应窄一些,以便有较多的土撒于畦而,沟土与土杂肥应能盖住种了,覆土厚度以3厘米为宜。7田间管理7.1苗期管理7.1.1管理目标争取全苗、匀苗、壮苗,争取早发多分篥。7.1.2壮苗标准小麦进入越冬期(12月20日左右)时,主茎5叶1心至6叶1心,单株2〜

6、3个分葉,次生根4〜6条,每亩总茎藥数50〜60万,叶色葱绿。7.1.3管理措施7.1.3.1及早间苗基本苗过多的ID块,在小麦3〜4叶期及时间苗,将间下的麦苗移栽在缺苗断垄处。7.1.3.2化学除草用6.9%骡马浓乳剂或10%骡灵乳油,兑水茎叶喷雾。拔节后禁川除草剂进行化除。7.1.3.4控制旺苗播种量偏大,冇旺长迹象的田块,冬前可进行深中耕,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控制麦苗旺长。7.2中后期管理7.2.1管理目标小麦起身拔节至成熟为中后期管理,管理tl标是争取多成穗,穗大粒多,籽粒饱满。7.2.2管理措施5.2..2.1早春划锄返青、起身期及

7、早划锄,有利于消灭杂草,增温保埔,加快养分释放和根系发育,促进小麦生长。一般中耕1〜2次。7.2.2.2化学调控有旺长趙势的麦m在起身期用麦业丰、矮壮索、多效卩坐进行化控。7.2.2.3追施平衡肥和拔节肥对分集少,有脱肥现彖的麦田,于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趁雨雪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促进麦苗均衡生长。对苗情正常的山块,应重施拔节肥,于3月屮下旬每亩追施尿索8〜10公斤,确保穗大粒多。7.2.2.4清沟排水疏通“三沟”,保证排水畅通。8防治病虫害8.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

8、技术。化学防治应做到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