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

ID:43981557

大小:1.0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17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_第1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_第2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_第3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_第4页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城乡之间的比较财政学课堂报告:组长:邓智锋组员:杨洁纯,吴嘉锋,秦拉越,杜乐庭,邱健媚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育平等的问题在中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中日益凸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供求关系紧张,教育供给不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必然促使人们关注谁能受教育、受怎样的教育以及受多少教育才是公平合理的问题,这是诱发教育平等问题讨论的重要原因。在一个注重效率的年代,我们要不要追求教育平等?教育平等与经济均衡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平等

2、?教育资源支配收入在教育经济学中,教育资源=教育活动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资源是稀缺的,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源自稀缺性,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只有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即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的公正与平等才被人们关注。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有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家庭三大投资主体。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资是决定各国教育能否正常稳定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而且无论在怎样的国家都概莫能外。就我们国家而言,限于社会团体、个人家庭对教育投资能力的有限性,各级政府的教育投资在整个教育发展中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教育资源具有生产性和稀缺性的特

3、点,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就必须追求效率。公共教育资源的竞争性配置是公共教育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主要类型,无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都是如此,只不过具体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教育具有社会福利的功能,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作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维护者的作用,以期实现教育的均等;弥补个人家庭、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对教育的投资不足;发挥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作用,保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这就必然导致教育中公平与效率产生矛盾。其实,两者冲突由来已久,比如我们关注

4、过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争论就是公平与效率冲突的集中反映。教育产出数量质量在短期,我们往往用一些考试、考级的通过率以及获奖情况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这比较片面。在长期,社会可以通过一个学校毕业生的成功状况,来衡量其教育质量,这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在投入为一定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投入的结构(比例)问题,如多投入义务教育,还是多投入高等教育,这就是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公平而言,其一,公民受教育权的公平问题;其二,教育作为实现人际公平的社会活动,其对于克服贫富差距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生产人力资本

5、的经济活动,其本身有追求效率的要求。就我国收入分配情况来看,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目前收入差距较大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区域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行业和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较大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调查:199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9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539元,两者收入比为1.79:1,2000年扩大到2.29:1;而到了2004年,这一差距扩大为2.55:1。同时,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在课题组的调查问卷中,针对“您感觉广州市农村贫富分化情况如何”这一问题,认为贫富分化已很严

6、重的占30.4%,认为比较严重的占44.3%。基尼系数的计算城乡分解法的计算公式为:、和分别表示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分别表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分别表示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目前,中国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并已进入警戒区,中国在2004年的基尼系数就超过了0.46,并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后的教育迅速扩张,而同时

7、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情况下,研究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有效设计、实施与修正。教育的扩展会对经济产生两种不同效应。一方面,教育扩展使高学历群体规模相对扩大,这种结构效应起初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后来将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由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增加而产生的工资压缩效应会减少教育的未来收益,从而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由此可见,教育的扩展对收入分配的效应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能力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的需要和意愿在质上和量上却差别不大,有

8、人享受了这部分资源,有人则没有;有人享受了较多的资源,有人则享受得较少,这就出现了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也就产生了人们的教育需要和社会的实际供给能力(表现为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越穷的人越想通过教育改变生活,而事实上富有的人却占据了资源的大部分贝克尔和契斯威克(Becker&Ch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