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75220
大小:48.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7
《我们应这样认识物质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测试1我们应这样认识物质概念()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③它是世界的本质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2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
2、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42005年7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经过170多天的飞行,成功地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外准确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内核。“深度撞击”被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撞击的成功,表明()A.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C.人
3、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5(200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6近几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性、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
4、感性认识7下列关于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D.意识根源于人脑8(06年重庆)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9(01北京文
5、综)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10要改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1(06年广东)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
6、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2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A社会历史性B.社会性C.客观物质性D.主观能动性13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艺术创作需要现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认识来源于实践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14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受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
7、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并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C.真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15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